Pages

Wednesday, 25 June 2014

华尔街见闻:影子银行“怪兽”出笼?委托贷款违约再现

浙江华鼎集团公告称,获两家银行确认有两笔委托贷款出现违约。中国委托贷款规模近期呈爆发式增长,两年内激增65%,去年新增规模相当于新增商业银行人民币贷款规模的30%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委托贷款已经成为银行绕开信贷监管的重要方式,如此庞大的委贷“怪兽”一旦陷入大规模违约潮,将对中国金融系统造成巨大影响。
服装制造商华鼎集团周一晚间发布公告称,董事会获宁波银行和交通银行确认,有二笔委托贷款的利息在约定期限内,未有按时结清。
该公司2013年报显示,曾于2012年12月贷款一间中国的商业银行签定了三份应收于中国成立之公司之有抵押委托贷款,本金总额为3,000万元人民币,委托贷款按年息18%计算,须每季度支付。而借款公司则以位于杭州市余杭区内的若干物业做为抵押品。
同时,公司于2013年2月5日,通过银行与另一间中国公司签定了有抵押的委托贷款,本金为1.3亿元,委托贷款按年息18%计算,须每月支付利息,且本金将于2014年2月5日前支付。而借款公司则以位于杭州市余杭区内的若干物业做为抵押品。
但上述贷款已于今年展期,在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委托贷款将续期12个月至2015年2月5日。
据路透社,该两笔贷款的借款人,恰恰就是本地媒体近日纷纷报导的杭州知名企业——中都集团。尽管华鼎公司并未在此次的公告中提及中都集团,但经梳理 不难发现,公司此前公告称,已通过宁波银行发放委托贷款1.3亿元人民币,借款人为中都控股集团;已通过交通银行发放委托贷款3,000万元人民币,借款 人为中都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及浙江中都百货有限公司,后二家公司为中都集团的附属公司。
据证券时报网周一报导,杭州知名企业–中都集团董事长杨定国目前已失踪,其经营的中都集团截止6月20号对外债务约20亿元人民币。该集团旗下经营百货公司、房地产、酒店等。
委托贷款风险激增
委托贷款是中国影子银行体系增长最快的部分,其中有不少上市公司的身影,而委托贷款已经成为中国企业的第二大信贷来源。
央行金融稳定报告披露的数据显示,2013年末,委托贷款的余额高达8.2万亿元。需要注意的是,2011年底委托贷款余额仅4.96万元,两年时间激增65%。
今年第一季度新增委托贷款较上年同期增加人民币7153亿元。去年委托贷款新增规模相当于新增商业银行人民币贷款规模的30%左右,是2012年委托贷款规模的近两倍。
这其中的风险,早已经引起了监管部门的关注。央行在2013年的金融稳定报告中就曾指出,“部分上市公司为追求高额收益,盲目发展非主营业务,通过 银行贷款和发债等方式融入低成本资金,用于发放委托贷款或购买理财产品,不仅可能导致上市公司主业空心化,影响实体经济发展,当贷款项目或理财产品出现风 险时,还可能将风险倒灌回银行体系”。
一般情况下,委托贷款不会导致银行的风险变化,但在一些银行绕开监管作暗保的案例中,情况就不同了。此前华尔街见闻网站详细介绍了影子银行业务发展的,对银行通过委托贷款等业务绕开监管、将表内资产转至表外的行为有详细描述。详见 影子业务101:银行如何绕开监管
银行利用委托贷款来绕过监管的模式具体如下:
(1) 企业B ~ 银行 ~ 企业A:企业B委托银行,将资金给企业A。
(2) 银行 ~ 投资者:银行发行理财产品,募集钱。
(3) 银行 ~ 企业B:银行将募集的钱给企业B,获得的是“企业A的委托贷款受益权”。企业A支付利息给银行,银行支付利息给投资者,该过程类似银行最基本的存贷款业务,却通过产品“委托贷款受益权”,使原始的“贷款”出表。
总结(见图6):引入另一家企业,原有“贷款”变成了“委托贷款受益权”。
20140624default
据第一财经日报引述业内人士表示:
“委托贷款的快速增长和影子银行近几年的发展分不开。委托贷款业务原本对银行而言风险并不大,银行在其中只起到一个中间业务的性质,但随着委托贷款规模的膨胀,信息不透明等成为潜在风险。”
“对于银行的风险还有一条在于,银行可能会引荐或者推荐一些贷不到款的公司,来做委托贷款,对于这类公司,银行可能会出具软性保函,这样如果出现违约,银行会承担风险。”
镜像链接:谷歌镜像 | 亚马逊镜像

相关日志



from 墙外楼 http://www.letscorp.net/archives/72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