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Thursday, 29 May 2014

莫斯科正在失去灵魂

莫斯科——在移民美国后重返故城,让我觉得自己有点像是幽灵。我于5月中旬的一个周末落地,由于5月的前大半月都在放假,当时一些莫斯科居民还没有 告别连串的假期返回城里,还有一些居民则离开城市到乡间别墅开始欢度夏季。莫斯科热得反常,人也少得反常,感觉就像一座鬼城——而我就是鬼。
如 果某人从来世过来拜访你,你会和他讨论死亡。对我而言,所有人都在讨论移民——反正我的朋友是说大家都在讨论这个。我仅仅离开了五个月,这个国家就产生了 深刻的变化:这是一个处于战争中的国家,它意味着对不同政见的容忍度处于历史最低点;政治镇压行动加剧了;经济前景一片黯淡。
莫斯科已经出 现了某种新的简化对话方式:“你是几月?”人们彼此问道。他们说的是以色列大使馆让你登记面试,接收你的初始移民文件的那个月。据报道,面试时间最早已经 只能定到今年11月,不过,我的大部分朋友都定上了8月或9月的面试。就连获得预定的过程也是一场磨难:大使馆的电话线已经负担过重,以至于要把电话接通 到正确的部门都可能要花上好几个小时。根据最近泄露出的一张照片,大使馆里人满为患的情形,让人回想起1990年和1991年时,大批苏联犹太人移民以色 列的高峰期。
不是每个居民都有犹太血统,或者想要住在以色列,所以居民们正在讨论其他选择。拉脱维亚是一个愿为换取相对适中的房产投资而颁 发居留权的欧盟成员国。和美国一样,德国对有杰出成就的人才有吸收计划,不过德国的计划被普遍认为更易获得通过,而且对艺术家格外有利。距离是个常见的担 忧,尽管这种担忧是没来由的:逃到欧洲不知怎么就是显得比逃到美国要好一些,没那么悲惨,就好像从莫斯科飞到这两地的五个小时用时差距有多不得了似的。
举 三个例子:A、一名餐馆老板,他将在伦敦开一家餐厅,因此有资格获得长期签证,并最终获得居留许可。B、一位异见电视记者,此人正在面试乌克兰一个电视频 道的驻华盛顿记者职位——接招吧,莫斯科!C、一名成长于军人家庭的女性,她拥有新的乌克兰护照:这是因为她出生于苏联时期的乌克兰,童年在那里待过一段 时间。
一个很大的问题是,要不要遵守俄罗斯议会刚刚通过的一项规定:所有拥有两本护照或外国居住资格的人必须向当局汇报,否则就是刑事犯 罪。该规定背后的逻辑是,作为处于战争状态的国家,俄罗斯需要找到潜在的间谍和叛徒。但一些官员已经提议禁止拥有其他国家护照的俄罗斯人离境,而且彻底禁 止拥有双重公民身份——这是一个让人们在留下和离开之间做出选择的简单办法。
在准移民大军中,持两种看法的人数基本持平。一些人不愿意冒刑 事犯罪的风险,他们打算向当局披露自己的情况;另外一些人则打算把第二本护照隐藏起来,将其作为一个秘密的保单。这个想法听起来可能很吸引人,一个房地产 业的朋友(他有两个护照)说,城市正在变空:房屋租金下降,销售市场供大于求。
唯一没跟我谈过移民问题的是一名活动分子,也是我的朋友。此 前两个月,她一直在协调每周的街头民意调查,调查人们对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Vladimir V. Putin)对乌政策的看法。她告诉我,调查结果很稳定,支持普京的受访者一直保持在70%甚至更高。她还告诉我,一场即将到来的政治审讯似乎将扩大被告 的范围,她很可能是其中之一。她最近曾在莫斯科的一处关押设施被行政拘留10天,她似乎把这次经历当成了一种彩排。没那么糟糕,她说,不过,她在里面觉得 很无聊,出狱后与人交流一度出现障碍。她似乎接受了入狱几年的可能性,而这种可能性也非常大。
下一次我回来时,莫斯科可能真的会成为一座鬼城。如果还有下一次的话。
玛莎·格森(Masha Gessen)是一名作家。新作《言语破除禁锢》(Words Will Break Cement: The Passion of Pussy Riot)已于最近出版。
翻译:张薇、王湛


from 纽约时报中文网 http://cn.nytimes.com/opinion/20140530/c30gess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