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Friday, 4 April 2014

小收煞:代理人

惡奴欺主

東方人社會,在政治和商業領域,有很多不稱職的代理人 (Agent)。他們不但沒有替委託人 (Principal)(選民或股東)爭取最大的權益,並且濫用權力,又或者運用資訊不對稱 (Information asymmetry) 的優勢,謀取私利,以及刁難欺負委託人。這種事情,舊式中文叫「惡奴欺主」,請參考<紅樓夢>第五十五回。

委託人不高興,但是沒有辦法,因為要趕走他們,費時失事,需要付出沉重的代價。結果事情一直拉鋸或再三延誤,令矛盾和怒氣累積,最後要轉移到體制以外的空間解決,又或者是來個宇宙大爆發,把一切大清洗,然後重新建立社會秩序。

大 陸的例子:中國共產黨欺負老百姓,不是新聞。改革開放之後的做法,是透過把具備戰略價值和影響國家安全的行業(例如:電訊、能源、航空、銀行、保險、傳 媒)交給太子黨經營與謀利,換取他們的合作,從而鞏固政權,而這些行業的龍頭國企則透過國有銀行(即:建農工中)得到低成本的營運資金。這樣做,是分贓 (蔣公:共匪!)。即:打劫老百姓,賄賂太子黨。不甘心被剝削的老百姓,把血汗錢投入地下金融體系,溫州民間信貸,影子銀行,便是這樣搞出來的。

台 灣的例子:馬英九推動的「服務貿易協議」是否出賣台灣,應該由台灣人來評論。想見識台式文宣的厲害,請上網,搜尋:服務貿易協議+懶人包。所謂「懶人 包」,是 Briefing Notes 或 FAQs 。台灣人用圖文並茂、生動易懂的方式,解釋「服貿」所帶來的影響,並且用香港簽署 CEPA 之後的情況做例子,說明「今日香港,明日台灣」。作為香港人,心有戚戚然,因為香港跟台灣,都面對同一頭巨獸。最新的發展,是台灣的黑幫(提示:白狼、張 安樂、竹聯幫)介入,聲稱要殺入立法院清場。主流傳媒懷疑,背後可能是國民黨或共產黨指使(因為張安樂潛逃大陸十多年)。台灣民眾擔心學生的安全,跑到立 法院門外保護學生。

香港財經界的例子:上市公司牽涉內幕交易、賬目做假、資產流失、管理層公然說謊、沒有向股東披露股價敏感的重大事件, 公司虧本但是董事大幅加薪、把董事的私人資產以偏高的價錢賣給公司,諸如此類。如果你是香港的資深股民,對企業管治 (Corporate governance) 有基本認識,一定可以舉一反三。近期有一宗金融界的醜聞(配股或勒索),牽涉到兩間上市公司的老闆(提示:官永義)。根據八卦傳媒的報導,其中一方向另一 方發出死亡威脅。曾經有黑幫中人、退休法官及前警隊高層參與調停,但是都不成功,事件最後訴諸法庭。如果你是這兩間上市公司的小股東,最明智的做法,是止 蝕離場,永遠不再碰某君的股票。

代理理論

想了解事情如何發展到這個地步,為甚麼西方人的制度無法發揮作用,要從頭說起。商學院課程中,這個題目叫 Agency theory(中文:代理理論)。

西 方文化的特色,是用制度解決問題,牽涉權力與金錢的糾紛亦如是。在政治和商業層面,西方人的做法,是建立代理人制度,把擁有權和管理權分開 (Separation of ownership and management),以及透過輪換和監察制度,令(國家或公司)的當權者受到適當的制衡 (Check and balance),藉此保障委託人(選民或股東)的利益。儒家經典愛說「民為貴,君為輕」,但是幾千年來,從來沒有在中國本土落實過,卻體現於西方人所建 立的制度。儒家信徒,似八旗子弟,光說不練。西方人卻是行動派,坐言起行,做福兒孫,因此中國人移民海外者眾。

西方人相信,絕對的權力令 人絕對腐化 (Absolute power corrupts absolutely),因此不能把所有的權力集中於一個人的手上。至於權力世襲制,令國家或公司長期被某一個家族所壟斷(例子:北韓金氏王朝),成為私 人俱樂部,更加是不可以接受。

在商業層面,西方社會也有家族企業,而且不乏國際品牌,但是創辦人的兒孫通常會把公司的日常運作交給專業人士代勞,除非牽涉重大的決策(例如:賣盤),否則不會現身。他們樂於退居幕後,發展個人興趣,又或者是從事慈善公益活動。

在 政治層面,政府負責管理國家,政黨則代表社會不同階層的利益,透過把民意帶入議會之內,保證決策過程反映民意,同時解決階級矛盾。小市民沒有時間和能力參 政,但是透過手頭上的選票,可以懲罰不稱職的政黨或當權者。當然,在某些國家,這個過程可以很痛苦,很漫長,甚至要流血,一代人未必解決得了。

而在商業層面,公司法設定董事會為最高權力機構,董事必須把股東的利益放在首位,遇上利益衝突(例如:親屬有份競投公司的合約),董事必須申報利益,否則一旦被發現,監管機構或執法人員介入,董事需要承擔法律責任(即:坐牢)。

橘逾淮為枳

西方人所設定的遊戲規則,很清晰,也很公道,但是在華人社會,卻無法發揮作用,原因是土壤不同。舊式中文的說法:「橘逾淮為枳」。

首 先,是中國人習慣擁有權與管理權合一,至死方休。中國人社會,人與人之間缺乏信任,授權 (Delegation) 是個陌生的概念。不少當官或經商的中國人,其人際網絡,是建基於血緣(同宗)或地緣(同鄉)關係。孫中山的說法,是中國人心目中,只有家,沒有國。中國人 不習慣跟沒有血緣或地緣關係的人分享權力、金錢或資源。因此,國家或公司,很容易淪為私人俱樂部。在權力鬥爭中落敗的一方(例如:周永康),其派系將會被 徹底清洗,孩子親戚同學同事同鄉將會受牽連,株連九族十族,輕者坐牢,重者處死。正是因為這個原因,中國人的當權者,不會輕易交出權力。沒有真正的授權, 代理人制度,無法發揮作用。

其次,是中國人社會,只有交易,沒有理念。結果是:代理人無法有效地爭取委託人(選民或股東)的認同或授權。 兩者之間的關係,因此變得短暫、鬆散以及缺乏凝聚力。問題被簡化為看誰給我的好處多,而好處又以金錢物質來衡量。大中華地區的政黨名稱是好例子,那一堆標 籤,對於理解其政治路線,不但毫無幫助,而且混淆視聽。你越是深入研究,越是覺得荒謬怪誕。在香港,叫民主黨的跟中聯辦(中央政府駐港機構)閉門交易,叫 自由黨的好像跟各種自由都沒有甚麼關係,叫民建聯的則外號甚多(例如:土共、建制派、禮義廉、蛇齋餅粽)。在香港當選民,其實蠻頭痛的,因為你無法根據那 堆標籤決定自己應該怎樣投票,又或者尋找自己在政治光譜 (Political spectrum) 中的定位。至於偉大的中國共產黨,還是否代表工人和農民,大家心中有數。台灣的國民黨和民進黨,還是否可以用族群對立(外省 vs 本省)的角度來理解,我不敢亂說,歡迎台灣人留言。

第三,在中國人社會,代理人是「下人」的身份,地位不高,難以吸引一流人才入行,於是 成為三四流人才的集中地。他們用不正當的手法爭生意,令整個行業的公眾形象欠佳。要改善?不容易。因為中國人父母的思想,是孩子應該追名逐利,提升整個家 族的社會地位。最低限度,也應該致力改善父母的退休生活的物質水平,否則便是不孝。換言之,男孩子應該做皇帝,女孩子應該嫁給皇帝。代理人嘛?好像跟丫 頭、助手、跑腿、跟班、翻譯和買辦差不多,都是奴才,是沒有出色或者出身寒微的人幹的。這種想法很常見。中原集團創辦人施永青說過,只有缺乏選擇的人,才 會當地產代理。也有很多人說,香港的一流人才都集中於商界,而他們絕對不會從政。換言之,在香港從政的人,頂多是三四流貨色。

對買辦 (Comprador) 起家的香港人來說,這種觀點熟悉不過。香港歷史上,最著名的買辦何東 (Sir Robert Hotung, 1862-1956) 是歐亞混血兒。當時,在英國殖民地,異族通婚所生的孩子被視為 Bastard(野種),而替白種男人生孩子的中國女人則被視為妓女。男人歸國,可能會拋棄她們(提示:張愛玲:連環套)。混血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備受 歧視。香港演員黃秋生 (Anthony Wong) 是好例子,他是中英混血兒,接受英語傳媒訪問的時候,用 Bastard 稱呼自己。他說年輕時面對種族歧視,一度找不到自己的社會定位。香港是被母親遺棄的孩子,當買辦是迫不得已,也是順應時勢。日後風生水起,大富大貴,是歷 史的諷刺。

結論:範式轉移?

總括而言,缺乏真正的授權,只有交易而沒有理念,再加上代理人質素低下,令西方人所發明的代理人制度,無法在東方人社會中正常運作,淪為虛有其表的擺設或裝飾品。由於土壤不同,中國人學西方的制度,總是得其形而不得其神。

結 果是:牽涉權力或金錢的糾紛,以及不同階層之間的社會矛盾,要在體制以外的地方解決。黑幫找到生存的空間,經常以調停人的身份介入政治和商業活動,從中謀 取利益。而傳媒則淪為商人(或黑幫)的大玩具,成為搞局的兇器,用來向權貴獻媚,又或者是向目標人物發動公審批鬥抹黑。學院派理論再多也沒用,因為傳媒早 已成為外行人眼中的偏門行業,是斯文版的黑幫。沒有足夠金錢僱用黑幫或收購傳媒的老百姓,只好經常上街,是散步還是遊行,視乎你在大陸、台灣還是香港。

眼 前的困局,是代而不議、代而不理。也可以這樣說:管而不治、管治低落、管治失效。決策機關像一部輪胎接近脫落的汽車,顛簸碰撞,幾乎無法行走,隨時停在路 中心。決策質素欠佳,談判過程漫長,參與者互不信任,缺乏真正的溝通。委託人(選民或股東)的權益受損,但是無計可施,矛盾和怒氣不斷累積,接近爆發的臨 界點。八十後和九十後覺得不耐煩,也不屑學習舊的一套(即:加入政黨、投書傳媒)。性格消極的,躲進虛擬世界中尋找安慰和滿足。性格積極的,起來反抗,利 用互聯網和社交媒體組織起來,發動一種全新模式的社會運動,透過虛擬世界影響現實世界,奪回主動權和話語權。傳統政黨和主流傳媒被邊緣化,只能被動地回應 和跟進事態的發展。這是否學院派口中的「範式轉移」 (Paradigm shift),還有待觀察。可以肯定的是,五十歲或以上的政黨或傳媒高層,會覺得很頭痛。舊的一套還沒學懂,新的一套又殺到了。終生學習,累得要命。

插圖來源:
http://www.illustrationsof.com/1101471-royalty-free-voting-clipart-illustration

YouTube 精選:

夏韶聲:<說不出的未來>(2013 視像版)(6:06)
(曲:李壽全/詞:劉卓輝/唱:夏韶聲)
http://www.youtube.com/watch?v=OJX6qvTj2xM
歌詞寫香港人心底裡的鬱悶。

張雨生:<沒有煙抽的日子> (5:10)
(曲:張雨生/詞:王丹/唱:張雨生)
http://www.youtube.com/watch?v=hzobCFclGtc
送給華人民主書院的朋友。

參考資料/延伸閱讀:

Investopedia explains Agency Theory
http://www.investopedia.com/terms/a/agencytheory.asp
An agency, in general terms,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wo parties, where one is a principal and the other is an agent who represents the principal in transactions with a third party. Agency relationships occur when the principals hire the agent to perform a service on the principals' behalf. Principals commonly delegate decision-making authority to the agents. Agency problems can arise because of inefficiencies and incomplete information. In finance, two important agency relationships are those between stockholders and managers, and stockholders and creditors.

Investopedia explains Agency Problem
http://www.investopedia.com/terms/a/agencyproblem.asp
In corporate finance, the agency problem usually refers to a conflict of interest between a company's management and the company's stockholders. The manager, acting as the agent for the shareholders, or principals, is supposed to make decisions that will maximize shareholder wealth. However, it is in the manager's own best interest to maximize his own wealth. While it is not possible to eliminate the agency problem completely, the manager can be motivated to act in the shareholders' best interests through incentives such as performance-based compensation, direct influence by shareholders, the threat of firing and the threat of takeovers.

Yahoo 知識:橘逾淮為枳
https://hk.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7006040501299

香港董事學會:董事指引
http://www.hkiod.com/chn/guidelines-for-directors.html

香港特區政府:公司註冊處:董事責任指引
http://www.cr.gov.hk/tc/publications/docs/director_guide-c.pdf

維基百科:何東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D%95%E6%9D%B1
節 錄:何東爵士,KBE,JP(英語:Sir Robert Hotung 1862年-1956年),香港商人、買辦、企業家、慈善家。本名啟東,字曉生。母親華人,施娣,籍貫廣東寶安。父親荷蘭猶太人何仕文 (Charles Henry Maurice Bosman),自 1859 年抵即到港從事「勞務輸出」,擁有自己的公司「何仕文公司」(Bosman & Company) 期間結識施娣後因在香港生意難做,於 1873 年離開香港到英國倫敦發展。

公民覺醒聯盟:黑箱服貿懶人包
http://www.ettoday.net/news/20140322/328630.htm
網 上有不止一個的「懶人包」。台灣人用圖文並茂的方式,解釋「服務貿易協議」帶來的影響,當中提到香港簽署 CEPA 之後的慘痛經歷。其中一幅插圖(提示:中國眼中的服貿)用周星馳電影<少林足球>的劇照,相中人是謝賢。對,即是謝霆鋒的老爸。電影中他飾演財大氣粗的足 球班主,是奸角。今天讓利,明天通吃。台式文宣,果然厲害。

Democracy at 4 am
http://4am.tw/
為了支持「太陽花學運」,台灣的資訊科技專才集合起來,用 24 小時搭建了這個英文網站,向外國人介紹運動的始末,陳述台灣人的觀點,以及爭取國際社會的支持。凌晨四點是攻佔行政院的台灣學生被警察武力清場的時間。

黑幫大佬「白狼」率千人趕佔領學生 
「狼群」攻立院爆衝突
台灣<蘋果日報>2014 年 4 月 2 日
節 錄:台灣太陽花反服貿學運昨遭綽號「白狼」的黑幫前大佬張安樂率眾挑釁,有人圖衝進立法院趕走學生,其間三度推撞警察防線,並與反服貿者衝突。至少一名反 服貿男子闖「狼群」遭圍毆。學運領袖呼籲「白狼」去找馬英九而非示威學生。雙方在警方阻隔下對峙多時,至下午五時「狼群」自動鳴金收兵。綽號「白狼」的張 安樂事先張揚要動員 2,000 支持者攻立法院趕學生,揚言「若被打一定反擊」。不但佔領立法院學生緊張,警方昨大陣仗應對,出動數十名霹靂小組防堵「狼群」。另有十多名台灣媽媽冒雨撐 反服貿學生,並喊出「大門口由我們媽媽們守護」。佔領立法院的學生則採取措施應對,「只出不進」,並要求警方阻「狼群」進入。有台灣網民踢爆,「黑幫」聚 眾去立法院挺服貿,應諾每人可獲 500 新台幣(約 127 港元),網民揶揄「低於台灣基本工資」。香港網民則調侃,這比香港黑幫出 500 港元請人鬧事「出手還低」。

相關的文章:

黑金
2012 年 4 月 10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2/04/blog-post.html
節 錄:台灣的黑道從政,有兩個動機,一是自我保護,一是為錢。作者引述不同的被訪者的看法,認為不論藍綠陣營都採用黑道助選。至於選民為何要選黑道,是因為 他們不強調意識形態,會說低下階層選民聽得懂的通俗語言,在地方上有影響力,花錢慷慨,積極為社區服務(例如:修築道路、重建寺廟),經常出席選民的婚喪 喜慶活動,以及為選民處理實際的生活問題(例如:解決糾紛、尋找工作)。這些小恩小惠,香港版叫「蛇齋餅粽」(註:蛇宴、齋宴、月餅和粽子)。

紅黑
2013 年 9 月 13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3/09/blog-post_13.html
節 錄:原因是梁振英上台之後,出現「紅黑合流」的趨勢:本地冒出一堆由紅色力量支薪的雜牌軍社團,成員包括:臨時演員、金毛紋身漢、新界圍頭佬、疑似黑社 會、演技超班的 12 歲童星以及長居深圳的「偽香港人」。他們奉召出動,運用肢體和語言暴力,四出恐嚇官府的對頭人(例如:提倡「佔領中環」的學者們)。這群人很容易辨認,因 為他們的言行舉止,跟主流社會格格不入。

狗咬人
2012 年 11 月 2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2/11/blog-post.html
節 錄:生意人進軍傳媒,動機並非謀利,而是貪圖金錢以外的好處,例如:要脅需要民望的政府官員、向某個政治集團或者派系投誠示忠、參與政治、打擊敵人、介入 商業糾紛、公器私用、附庸風雅扮文化人、提高個人的影響力與社會地位,又或者是替兒孫鋪路,好讓他們日後跟官府周旋的時候,有更大的議價能力。簡單地說, 易手之後的傳媒機構,變成一個非常龐大與複雜的利益輸送和交換網絡的一部份。生意人以為,進軍傳媒,等於用錢買權力。

不是佛利民的錯
2013 年 6 月 20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3/06/blog-post_20.html
節 錄:華人社會,當權者歪曲西方理論,用來瞞騙百姓,謀取私利,屢見不鮮。中國現代史上,例子多的是,稍為讀過社會科學的人都可以舉一反三,從五四運動的口 號「德先生」(民主)與「賽先生」(科學)開始,受害人(西方學術理論或權威)的名單很長很長,學劵制或佛利民只不過是其中之一。說得難聽一點,被強姦, 是得寵的代價。鴉片戰爭之後,中國人喜歡的外國事物,通常會被改動和扭曲得面目全非,又或者是被蹂躪和糟蹋得體無完膚。

雙軌制(四)
2011 年 11 月 20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1/11/blog-post_20.html
節 錄:歷代統治者普遍缺乏建立社會基建的意願和能力,結果令到教育、醫療和法律制度都名不符實、虛有其表、殘缺不存,令中國人的生存環境非常惡劣。老百姓要 解決日常生活的基本需要,要麼運用「潛規則」,送禮走後門拉關係,要麼依靠家人或者同鄉的幫忙,又或者靠婚姻解決生存問題。

雙軌制(三)
2011 年 11 月 11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1/11/blog-post.html
節 錄:這樣的社會,學院派英文叫 dysfunctional。這個字源於醫科,後來應用到社會科學的範疇中,意思是 not functioning normally(無法正常運作)。如果整個社會是一個身(整)體,而教育、醫療、法律、經濟和政治系統分別是不同的器官,那麼這個人早就應該病發倒下, 不省人事了。不但無法正常生活,而且要送入 ICU(Intensive Care Unit,港譯:深切治療部),靠儀器延續壽命。

雙軌制(一)
2011 年 10 月 14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1/10/blog-post_4542.html
節 錄:國有銀行為當權者服務,無法有效地扮演中介 (Intermediation) 的角色,存貸利率被人為地扭曲,長期偏低,無法反映真正的資金需求。民間中小企長期融資困難,只能光顧貸款利率高得嚇死人的地下錢莊。有些溫州民企老闆拿 到錢之後,沒有用來經營實業,而是用更高的利率拆放出去,又或者參與形形色色的炒賣活動。同一時間,小存戶無法得到合理的回報,老百姓不甘被合法剝削,眼 見物價上漲,購買力流失,為求自保,也參與非法的集資和放貸活動。

做官
2009 年 12 月 4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09/12/blog-post_3935.html
節 錄:費孝通的文章<論紳士>:做官是得到安全和保障的必要手續,有一點像打防疫針,在打針期間可能有反應,做官是有風險的,可以被抄家,被斬頭,皇上是難 侍候的。可是反應受過,就可以免疫了。當然,這個比喻有一點不太切,防疫針只能自己免疫,而做官所能掩護的領域卻不止個人。於是又發生了一種辦法,就是一 個集團派代表去做官;一人升官,雞犬安寧。

各位觀眾五條煙
2010 年 6 月 24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0/06/blog-post_24.html
節 錄:有些事情,早一點知道,比遲知道好,例如:四十歲以上的人信不過,中國人的政黨靠不住。 Auntie 的上一代,要到中年甚至晚年,被野心家整得死去活來之後才明白這個道理。香港的小朋友三十歲之前就知道了,從此懂得 Take things into their own hands ,用自己的方法,走自己的路。下一個戰場,主管香港事務的祖國官員說得明白,是如何爭取八十後和九十後,令年青人為國家感到自豪。小朋友,看你們了。

事業集團
2011 年 2 月 11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1/02/blog-post.html
節 錄:中國人家庭,特別多錢債糾紛。究其原因,中國人的家庭,本質上是一盤生意,是一個多功能的事業集團。其存在意義,並非為家庭成員提供精神上的支援又或 者情感交流的空間(就算有此功能亦屬次要)。其首要任務,是提高家族成員的生存機會,以及提升整個事業集團的競爭優勢。

賢內助(三)
2010 年 2 月 27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0/02/blog-post_27.html
節 錄:有錢有權的中國男人,一般都不願意跟老婆分享。但是凡事總有例外,有時男人會主動把資產轉到老婆的名下,動機是避債。有些做生意的男人,明知公司遲早 資不抵債,將會被債權人入稟清盤,而自己由於為生意提供了私人擔保 (Personal Guarantee),將會破產,於是早一兩年就開始部署,陸續把名下的資產轉到老婆名下,然後跟老婆離婚。

畫鬼腳
2013 年 4 月 20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3/04/blog-post_20.html
節 錄:長期使用短期合約聘請員工,過程中不斷轉換公司的名字。今日香港的服務業,短期合約很普遍。有些僱員每隔幾個月簽一次短期合約,發現上面的公司名字次 次不同。萬一公司突然結業或被人清盤,打工仔女拿著一大堆不同公司名稱的僱傭合約,會一頭霧水,因為不知道應該向誰追討欠薪。也有些情況,是合約和糧單上 的公司名稱不同,令僱員不知道誰是真正的僱主。

02/04/2014
from 小收煞 http://xiaoshousha.blogspot.com/2014/04/blog-pos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