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Wednesday, 19 February 2014

李怡 - 透視「驅蝗行動」的三個要點

蘋論   香港蘋果日報   2014年2月20日

對周日廣東道「驅蝗行動」最公道又最簡潔的評論,是歌手黃耀明認同藝人黃秋生的一段話:「我也反對這樣對遊客,但高官們有否想過是甚麼事,甚麼政策和甚麼人將香港人逼瘋了?」

「反 對這樣對遊客」,是因為辱罵雖不涉暴力,但所針對的不是某些遊客的行為,而是無辜遊客本身。但過度的無限制的自由行,在香港已不是一個旅遊問題,市民受困 擾的,不是簡單的遊客購物。早前港大社會學系主任呂大樂撰文,指出政府不能以承受旅客能力的角度看待「自由行」,以為增加旅遊設施就能解決問題,統計數字 顯示,香港已成深圳民眾生活圈。自由行早已不是一般的旅遊觀光,其行為的性質是日常生活的伸延(具體地表現為購買日常用品的購物活動)。把香港當作民眾生活圈且有擴大至泛珠三角之勢。
農曆年前,在香港新界區的超市,都見到繞了幾圈、推着堆滿年貨的購物車的付款人龍,在超市門前則見到這些人把獵物裝進大箱中。香港一般市民,想要在那幾天進超市買點小東西,都很困難。

港鐵太擠,政府官員說大不了等多班車;香港市民買不到日用品,反對限制自由行的人說,頂多排隊久一些;私家醫院的門診擠滿了大陸客,那不是也可以多等幾個小時嗎?問題是這些都是市民付出的時間成本。香港市民的日常生活飽受無限制的自由行客擠壓,「將香港人逼瘋了」,這才是當前的核心問題。小市民快被逼瘋而作出情緒性反彈,與在外國旅遊受「歧視」絕非同一件事。

這是透視「驅蝗行動」發生的要點之一。

要 點之二是,「將香港人逼瘋」的,還有「甚麼政策和甚麼人」。日常生活受擠壓非一朝一夕,但政府官員說「人口增長無上限」,又稱政府會繼續增加本港的承接能 力,並將旺點的「經濟效益」擴至十八區,等於將部份地區受擠壓擴散至全港。早前有政黨建議政府向從陸路入境的非本港居民收取入境稅,以減緩入境人數,梁振 英的回應是九唔搭八地指摘港人不能「未富先驕」。

博客林忌翻出1999年11月10日的立法會紀錄,當時的庫務局長俞宗怡為徵收海陸路離境稅作解釋,她說:「離境稅這概念並非香港獨有。現時內地有關當局亦都向所有經落馬洲、文錦渡和沙頭角邊境管制站進出內地的車輛,徵收多項離境費用。」

現在建議徵收入境稅,目的是針對一日多次往返的水貨客,100元入境稅不影響真正來港旅遊人士,根本不涉歧視,也與是否富是否驕扯不上關係。

誠如葉劉淑儀指出,港人對內地遊客的民怨日積月累,港府沒有及時疏導,有一定責任。正是特區政府的政策和官員對自由行無限擴大的反應,「將香港人逼瘋了」。

透 視「驅蝗行動」的要點之三,是中共和港共政權對這不到200人的遊行示威的反應,其迅速和上綱上線的程度,令人感到特府高度自治的淪落。從香港到北京,從 親共輿論到官員和官方機構,所作反應都與這樁事件的規模不相稱。回顧兩年前的D&G事件,參與民眾是這次的十倍,名店不得不閉門停業,附近商舖的 生意亦大受影響。當時的曾特首只表示,政府對香港的價值有信心。他表現出對香港人自由的尊重。

兩年來,自由行規模擴大到擠壓市民生活空間 的境地,與此相反的是,反自由行的規模這番小得多,所不同的只是多了愛字堆的對罵。而中共和港共的反應卻超強。甚麼原因?一是中共再也不把香港人的自由和 權利看在眼裏,也不把特區政府的高度自治當一回事,反正「大地在我腳下」,特首任我差遣,動輒上綱到港獨。至於銜京命的特首和眾高官,反應不僅比較對香港 民生問題快得多,而且也莫名其妙地強硬得多。他們的話像是說給中共政權聽的。中共港共,都不再理會示威活動是不是言論自由的範圍了。

多數港人不會認同「驅蝗行動」,百多人的行動沒有把港中矛盾擴大。倒是中共港共的反應把港中矛盾推到難以緩和的境地了。

from Vicsforum - One man's forum http://vicsforum.blogspot.com/2014/02/blog-post_2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