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Monday, 27 January 2014

连清川:安重根,恐怖分子还是民族英雄

“安重根乔装停当,混进了夹道欢迎的人群中。他冲出了人群,举枪对准了伊藤博文。此时,在日本军队中突然有人举起枪来对他射击,受伤的安重根被日本军队乱枪打死。”

“第二天,报纸刊出了《朝鲜统监伊藤博文暗杀未遂事件,现场击毙狙击手安重根》。接下来,1910年,日朝合并,伊藤成为第一任朝鲜总督;1936 年,日本与美国联手进入第二次世界大战;1943年,日本占领满洲国;1945年,美国在柏林投下原子弹,世界大战结束。1960年,日本任联合国常任理 事国。汉城成为日本第三大都市,全朝鲜的人都穿着和服,说着日语。”

按一下暂停键吧。当然,这都是虚构的,这是韩国导演李时明电影《2009:迷失的记忆》里的情节,假想如果安重根刺杀伊藤博文失败,东亚历史的演变进程。这是我看过的关于东北亚历史最有想象力的虚构。

现实当然没有那么好玩。应韩国总统朴槿惠的要求,中国在哈尔滨高调建立了朝鲜义士安重根的纪念堂,以表彰其在1909年10月26日刺杀了当时的日 本枢密院院长、前首相、前朝鲜统监伊藤博文。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公开抗议,并且分别会见中国和韩国驻日公使重申这个抗议。他说,“安重根杀害了我国首 任首相,是‘恐怖分子’,并被判处死刑。”韩国外交部则说“安重根义士是为实现国家独立与东方国家真正和平而英勇就义的伟人,也是深受全世界人民敬仰的英 雄。”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也很是态度鲜明:“安重根是历史上著名的抗日义士,在中国也受到尊敬。”

安重根出生在今天的朝鲜,刺杀伊藤博文时31岁。这种人的故事自然是传奇的,而在他的身上也杂糅了许多矛盾的信息。他出生在一个当时朝鲜李氏王朝的 进士家庭中,从小接受的是中式教育。但是在20岁左右,由于他父亲得到了法国传教士的帮助而皈依了基督教,他也从此成为了教徒,并且取教名托马斯。

中日甲午战争之后,日本逼迫清朝放弃了对朝鲜的宗主国地位,并且最终在1907年将朝鲜纳为日本的保护国。而主导和签署这一条约的日方代表,就是伊 藤博文。安重根在那之后意识到无法依靠他一直信奉的教育救国道路,投笔从戎,成为了抗日义军的一个领袖。弱小的朝鲜以及散落的游击队在强大的日本战争机器 碾压之下,自然没有任何救国的可能性。于是安重根诉诸于政治暗杀的道路。

1909年,美国铁路大亨哈里曼考察中国,意图将东三省铁路独立运营。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伊藤博文与当时俄国的财政部长会面。粮饷俱缺的安重根几乎 单枪匹马,依靠着革命者的机敏、变通与执着,在一个极小的时间窗口之下,从一排俄国士兵的缝隙中,向伊藤博文开了三枪,其后还开了四枪,击伤了伊藤博文的 随从。

安重根随后被逮捕,受到了日本法庭的审讯,并被判决绞刑,在当时日本占据的哈尔滨执行,尸骨迄今无从寻觅。说起来诡异的是,表达安重根政治理念的未完成书籍,名为《东洋和评论》,呼吁中日朝三国联合,共同对抗白种人欧洲的侵略。

当然,安重根的首要任务,仍然是朝鲜摆脱日本的统治,从而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他在义军时期,曾切指铭誓,血书“大韩独立”四个大字。

日本政府把安重根标示为“恐怖主义”,无非从安重根的刺杀行为上来定义。这实在是有点关公战秦琼的意思。恐怖主义乃是一个1945年之后,尤其是冷战之后的现代社会定义,其所指的,乃是以非正式交战的方式对非战斗人员的杀害。

1909年刺杀事件发生之时,尽管朝鲜政府在日本政府的控制之下,并非交战状态,但安重根所代表的抵抗运动,显然是与日本处在敌对战争状态之中。伊 藤博文也远非一个平民,他当时的任职是枢密院院长,日本天皇的最高咨询机关,对日本的国内外包括军事政策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力,也可视为是朝鲜义军敌对机构 中的关键性人物。刺杀伊藤博文,显然是一种战争行为,而非要达成威慑对方、制造恐惧、扰乱秩序的恐怖行为。

从安重根的个人经历以及刺杀伊藤博文所要达到的目的来看,他的的确确是标准的朝鲜民族英雄,义士。即便从当时混乱的国际法而言,安重根的行为也是具有正义性的。况且,国际法在那个时候根本无从约束国家与国家中的民众(连公民这个词还没有得到普遍认可呢)的行为。

更富有争议性的,是安重根的行为是否的确有利于国家的利益。中国人对于伊藤博文的认识恐怕更加是爱恨交加。中日甲午战争中,伊藤博文是首相,正是他 一手发动了对中国的战争。其后的日本对华政策直至其遇刺身亡,几乎都无法躲开伊藤的身影。然而另一方面,伊藤也是日本对中国政改的推动外力,曾直接向中国 提供政改方案,并且在戊戌变法失败之后出面庇护了处在危局之中的黄遵宪、康有为和梁启超。

在朝鲜方面,在纳入保护国体系之后,日本内部出现了两种声音,一种是速灭论,一种是长期论。伊藤博文的观点,就是日本要通过长期的方式合并朝鲜。在 伊藤死后,日本军部势力日益坐大,并且在翌年就逼朝鲜国王退位,朝鲜灭国。所谓的争论,也就是说,安重根刺杀了伊藤,使得强硬派得以在日本占据主导,从而 导致了朝鲜的快速灭亡。

那好吧,让我先把电影故事说完。时间到了2009年,合并之后包括朝鲜全境和东三省的日本国内,歌舞升平,人们一点也不怀念故国。但是,此时发生了 多起蹊跷的“不令朝人”组织的“恐怖活动”。帅哥张东健在任职日本调查局期间,发现真相是日本人在哈尔滨发现了一个时光机器,派人回到1909年,干掉了 安重根,让温和缓进派伊藤博文能够主导日本的政策,从而篡改了历史。结局你当然猜到了,因为这是韩国人拍的电影:张东健回到了1909年,帮助安重根成功 刺杀,恢复历史原貌。

(图注:电影《2009迷失的记忆》海报。主演为仲村亨与张东健。)

这种爱国主义娱乐的确是蛮高明的。不过我很怀疑历史是否会那么发展。伊藤博文是一个缓进派,这改变不了日本合并朝鲜、吞并台湾、占据东三省和向中国 全面开战的意图。这本来也就是伊藤博文的意图。“大东亚共荣”,或者“大东亚国家”,在整个世界获得强国地位,不是伊藤博文一个人的梦想,是那个时代几乎 所有日本人,至少,是日本整体政治界的梦想。

伊藤博文一个人改变不了日本军国主义的趋向。在一个那么复杂的国际环境之下,有了伊藤博文,历史到底如何发展,尚未可知。至于安重根的历史地位,更加不必受到这样一种历史猜测的改变:他的确是一个民族英雄,是推动韩国独立的先驱。

一个国家或民族的英雄,可能就是另外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罪犯或恐怖分子,这即便在当今的历史事实中都是不争的事实。伊藤博文是一个智者,一个伟大的政 客,一个拥有世界级眼光的政治领袖,可是他仍然是一个民族主义者。安重根刺杀伊藤博文时,是视死如归的,而伊藤博文在列车上对他的扈从说“被人暗杀,本余 望也”。一个要让自己的民族在外国的奴役中求得自由独立,一个要让自己的民族跻身世界强国之林,都不惜牺牲各自的性命。在那样的一种场域之中,安与伊藤, 各自求仁得仁。如果说是悲剧的话,我再也找不到比“时代的悲剧”更恰切的形容词了。

我们生活的世界,仍然是一个民族国家是主流政治形态的世界。任何关于抛却民族主义,贯彻世界主义的主张,都是美丽而正确的废话。任何一个具有自己语 言、宗教、文化和历史记忆的民族,都想要获得相应的民族地位。安重根和伊藤博文之间的恩怨,看起来只是一个历史故事,但却如此意味深长。

中日韩在安重根问题上已然台面上较劲了,其实和安重根的主张和行为没有什么太大关系,而只是角力的一个话题而已。中日之间的纠葛,中日韩的三角关 系,气氛诡谲而窒息,安重根和伊藤博文式的时代悲剧,随时都可能重演。我们寻常人等看这场戏,要想的怕不是谁对谁错,而要警觉历史就像一个漩涡,不经意 间,会把所有人都卷进去。

本文免翻墙链接:谷歌镜像 | 亚马逊镜像

相关日志

from 墙外楼 http://www.letscorp.net/archives/61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