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Tuesday, 23 July 2013

梁京:“小时代”的大劫难


《小时代》是郭敬明根据自己的小说亲自执导的一部电影。在院线经理们全力支持下,这部影片创造了中国大陆票房首日收入的新纪录,并将于本周进入美国院线。它的成功还不止于此,因为它受到了罕见的舆论关注。

我先是注意到,王蒙在窦文淘主持的"锵锵三人行"上讲了一次意犹未尽,第二天又讲了一次。接著就是《人民日报》,既发了批评的影评,也发了支持者的文章。最后,是《大西洋月刊》竟然也卷了进来。

《大西洋月刊》的影评写道,"我们猝不及防,就被这部明目张胆地炫耀财富,魅力及男权,表现'女性就想要这些'的电影惊呆了。其思想之低俗以及完全缺乏自知之明十分惊人,但也许又不那么令人意外。"
http://www.guancha.cn/society/2013_07_18_159105.shtml

这位作者显然意识到,《小时代》这部电影的重要性完全不在艺术和商业方面,它的政治和社会意义甚至超越了中国,因为这个电影明白无误地告诉世界,中国正在发生一场可怕的价值灾难,而这场灾难将不仅祸害中国人,也必将殃及全球。旁观者清,这位作者点到了中国正在发生的价值灾难最可怕之处,就是主流精英"完全缺乏自知之明"。

任何一个社会都有低俗之人,都有不知廉耻之人,郭敬明最大的问题并不在于此。郭敬明的问题在于他已经不满足这个社会仅仅善待这些本质上是心智不全的病人。他还要更进一步,要让自己和自己的价值得到社会尊重、成为社会主流,因此,他要彻底打败和羞辱那些自以为高尚,老是用斜眼看他的伪君子们,如韩寒之流。

在接受《人物》杂志专访时,郭敬明毫不掩饰自己的"社会抱负",他对记者说:"你是没有办法靠一己之力改变这个社会的,但是你可以去学懂它的规则,然后去玩死他们。"
http://www.guancha.cn/Celebrity/2013_07_16_158654.shtml

历史早已证明,郭敬明这类心智不健全的人一旦成名,下场往往是很可悲的,因为他确实"完全缺乏自知之明"。令人难以理解的是,郭敬明这么一个病人,在被他称之为"小时代"的今天,为什么能如鱼得水,为什么会如此成功,以至于他竟飘飘然地想要把一切看他不顺眼的人都"玩死"?

在某种意义上,希特勒也是这类病人。在一个正常时代,这类病人在社会的阶梯上爬不了太高,比如希特勒想成为一个艺术家的梦就没有实现。这不仅仅是因为他才华不够,而且也因为正常社会有一种自我保护功能,也就是像免疫系统那样能够识别并阻止那些病态的细胞担当重任。不过,一次大战带来了一个不正常的"小时代"。法、英以及德国本国的一些"精明"的政治家们,在建构战后秩序时的机会主义态度酿成了大祸,颠覆了德国社会最基本的价值判断,结果是让希特勒获得了"玩死"别人的机会。

现在看来,"六四"以及随后而来的冷战之结束,也给中国带来了这样一个"小时代"。邓小平是给这个"小时代"定调子的人。他否定了毛的"大时代",却继承了那个大时代最坏的东西―为达政治目的不择手段,尤其是不惜践踏人的基本尊严。事实证明,毛的大时代也好,邓的小时代也罢,其结果都是一场大劫难。大劫难最集中的表现,就是把一批心智不健全的病人推上了主流精英的高位。

经历过文革的人还应记得,在文革后期,不论那一派当权,留在权位上的都不是本派中比较正派的人,而很多明显有人格缺陷的人则"春风得意",成为人们背后议论的笑柄。

这类人对社会的最大威胁不是他特定的意识形态,而是他们阴暗的反社会心理。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和权力,他们不惜让整个社会成为自己的殉葬品,就像希特勒那样。

郭敬明和他的《小时代》之所以引起了国内外一些人的警觉,倒不仅是他和这部电影能够带来的直接危害,这个现象还告诉我们,中国社会已经病到了极其危重的程度。多年来正不压邪,已经影响到几代人最基本的是非判断。一个心智正常的人要在中国生存,就不得不时时" 纠正"自己的良知,以至于让那些心智不健全的人产生了郭敬明这样的"中国梦":不仅要登堂入室,还要把自己的意志全面加之于社会。

《小时代》现象的可怕之处还在于,它说明这种心智不健全的精英不仅在娱乐和商界,而且在学界和政界已然成了气候,而他们的支持者在中国的80后90后中也大有人在。由于郭敬明们"完全缺乏自知之明",因此,他们也完全不可能理解,倘若他们的"中国梦"成真,中国和世界将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

(自由亚洲电台粤语部评论 http://www.rfa.org/cantonese/commentaries


from 新世纪 New Century Net http://2newcenturynet.blogspot.com/2013/07/blog-post_5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