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Friday, 1 March 2013

中印飞速发展背后的阴暗角落

中印经济常被比较,那么强奸犯罪呢?去年印度女学生被轮奸致死与现在中国星二代轮奸案都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关注。现状是两国性侵受害者常常难以得到保护。

北京——中国和印度经常被拿来比较,这两个亚洲大国的人口都超过了10亿,都有高经济增长率,都是正在快速发展的国家。那么这两个国家强奸犯罪的情况又如何呢?

最近,两国被高度曝光的轮奸案极大地引起了公众对这个潜在问题的注意。当然,从某种程度来说,强奸在任何地方都是一个潜在的问题,即使在有高效法律体系和对女性持开放态度的社会。但专家表示,在中国和印度,以及很多根据传统观念,认为遭到强奸的女性是“被玷污了”的地区,向警方报案仍然要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下面是几个令人心痛的故事。去年12月16日,一个23岁的学生在印度首都新德里的一辆大巴上遭到轮奸,两周后因伤重不治而身亡。

上周,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享受军级待遇的著名歌唱家的17岁儿子与其他四人在北京被拘留,根据中国官方通讯社新华社及《新京报》等其他官方媒体被广泛传播的报道,他们被指控强奸了一名女性。

这名歌唱家之子叫做李天一,又名李冠丰。2011年,他曾因为在北京当街斗殴而受到媒体关注,随后被收容教养一年。(香港《南华早报》称,他的父母在那次事件后把他的名字改成了“冠丰”。)据中国新闻社报道,警方于2月21日零时将五名犯罪嫌疑人抓获,目前他们已因为涉嫌强奸被刑事拘留。据称,强奸案发生在2月17日。中新社援引“警方知情人”的话说,案发当晚,犯罪嫌疑人与受害者在一起喝酒,为其中一人庆祝生日。据中新社报道,李天一和朋友魏某以及其他三人,使用言语恐吓和暴力殴打等手段强行将受害人从酒吧带至湖北大厦,并对其进行了强奸。

这些只是不幸的个例。但是,中国和印度的强奸犯罪现象到底有多普遍?没人知道,专家说,相关数据非常不可信。

中华女子学院法学教授张荣丽引用公安部的统计资料说,2008年,共有2.4495万起强奸案被“破获”。她说,这个数字2009年稍微升至2.6404万。

张荣丽说,“强奸犯罪是比较常见的犯罪。但是在中国,这种犯罪每年的数量差不多,没有明显的增高或降低。”这使她对数据产生了怀疑。

很少有人相信这些数据反映了整体的情况,但是,中国的定罪数明显比印度高。中国女性在公共场合遭到性骚扰的情况也少得多,性骚扰在印度被称作“挑逗夏娃”(Eve teasing)。

研究人员私下表示,他们不知道强奸案的实际数量。一些研究人员估计,每10起强奸案中,报了案的还不到一起。这样推算,中国每年可能至少发生25万起强奸案,可能还会更多。美国人口不到中国人口的四分之一,美国人口普查局(Census Bureau)的数据显示,过去10年间,美国每年发生8万多起“暴力强奸”(不包括法定强奸)案,每年数量基本不变。

张荣丽说,“这类的犯罪,这中间有个黑数的问题,因为有些人不愿意去报案或起诉。国家很难立即进行司法处理。”

她表示,如果案件报案及时,有必要的证据(比如说有反抗的举动),“受害人与犯罪人之间没有很大的利益冲突”,中国的司法机关可以迅速采取行动。她说,“这样的话立案会比较顺利,追究的也比较快,会得到比较快的解决。”但她和其他女权主义者提醒道,上述条件通常都不能满足。

印度的情况是怎样的呢?

印度的数据也存在问题。印度国家犯罪统计局(National Crime Records Bureau)指出,根据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公署(United Nations High Commissioner for Refugees,简称UNHCR)网站的报告,2010年有2.2172万名女性报案称自己遭受强奸。

印度主流报纸《印度教徒报》(The Hindu)报道的数量稍微低一些,称有2.0262万名女性遭受强奸。该报指出,强奸案的报案数量在增加,但定罪案件的数量却在减少。

不管怎样,根据UNHCR网站上发表的报告,加拿大移民及难民委员会(Immigration and Refugee Board of Canada)认为,这些统计资料既不可靠也不是最新数据。报告援引亚洲人权委员会(Asian Human Rights Commission)一位项目官员的话说,印度各邦提供的数据“极不真实,令人震惊。”该委员会是总部位于香港的非政府组织。

这两个亚洲大国存在同样的问题。羞耻感、名誉受损,还有强奸犯(可能是有权有势的人)对受害人的威胁。

但重大案件可以促使社会态度发生转变。印度12月份发生的可怕罪行震惊了全国。在中国,将军歌唱家之子所涉案件也受到了高度关注。

本周,李天一的名字成为新浪微博上的热点话题。但与李天一的被控罪行相比,评论更多地关注他的“星二代”身份,并猜测受害者可能会与他达成交易,以此换取巨额经济赔偿。



from 纽约时报中文网 http://cn.nytime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