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Monday, 18 February 2013

林天悟 - 言論自由的真諦

信報   2013年2月18日

大年初五(2月14日)晚,無綫電視播出港台節目《議事論事》,邀請不同政見人士討論議會內外分化情況,其中以「愛護香港力量行動」召集人陳淨心的嘴臉和言論最出位,當立法會議員梁國雄問她是否建制派時,她回應一句:「我係咪建制派關你『嘟』事?」

這個被喻為港台議政節目史上的第一「嘟」,即時震驚網絡世界,網上不消片刻已有大量改圖,同時有片段可供重溫,足見現今資訊流動速度快得驚人,難怪每天出版一次的傳統報章已成明日黃花。

據說「嘟」走的是一個「叉」字,不屬於受法例規管的五大廣東粗口字,「嘟」去了反而惹來粗鄙聯想。事後有行家討論那個「嘟」字是否可以省去,大部分意見都認同那個助語字的功能等同講粗口,節目既在合家歡時段播出,恐怕兒童看後有樣學樣,選擇滅音處理做法正確。

未明港台角色定位

陳淨心那句話畢竟只是一時意氣,不算什麼大事,更值得重視的是,她質問主持人「港台的立場是否支持港獨?容許港英旗出現是誤導市民,以為港獨有討論空間,從而導致香港分化、矛盾激化」。主持人李鵬飛不慍不火地解釋,港台有新聞自由、編輯自主,「呢啲你聽過未呀?」

節目所見,陳淨心的火氣蓋過所有人,嘴臉滿是不屑,大聲對梁國雄說言論自由是講求自律性,不能因為言論自由而踐踏中國人的尊嚴,強調香港電台是香港特區的公營電台,「你可唔可以搵CNN搵個人去講加州獨立?」

身為挺政府的團體代表,陳淨心連最基本的常識也缺乏,未有弄清道理就向旁人發炮,只會暴露自己的無知和浮躁。不過,我們不能以人廢言,因為陳的言論的確代表了某部分挺政府人士的心聲,必須嚴肅以對。

港台是本港唯一的公營電台,官方網站設有「香港公共廣播服務檢討」專頁,探討公營電台的角色和定位,引述世界電台電視議會(World Radio Television Council)的定義,公營廣播機構是不受制於商業或政府利益,為公眾服務的傳播機構。港台以公帑營運,所以每位市民都是老闆,是為市民服務的平台,並不是政府專用的宣傳工具;抨擊港台若不懂此道理,是想法出錯,突顯個人膚淺和狹隘。

港台毋須有政治立場,但必須保持新聞自由和編輯自主,容許有個人意見節目,讓不同政見人士發聲,再由市民自行決定支持哪種意見。正如《議事論事》或《城市論壇》等節目,同一場合有多種聲音出現,真理愈辯愈明,至於誰嚇怕市民,誰在節目出醜,那就責任自負了。

至於CNN(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則是由美國富豪特德.特納(Ted Turner)創辦,目前為時代華納公司擁有。莫說CNN從來都不是公營電台,就算是,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明文保障人民有言論自由,加州獨立絕對可以討論,至於能否成功「分裂國土」,則按該國現有機制行事。

事實上,美國的確有很多民眾要求州份獨立。話說美國白宮在2011年9月開通民意網站「We the People」,國民可就不同議題收集民意,最初規定只要三十天內收集到超過2.5萬個聯署,無論是多奇怪的話題,白宮都要回應;由於國民反應過於踴躍,白宮惟恐回應不及,早前已把回應門檻改為10萬人。

言論自由毋須「自律」

去年底奧巴馬連任美國總統後,民眾為表不滿,在白宮民意網站發起聯署,要求所屬州份脫離聯邦統治。全美五十個州份共有逾66萬人參與,最終有八個州超過2.5萬人聯署,其中德克薩斯州簽署人數更多達12萬人。當時白宮回應門檻仍是2.5萬人,政府必須嚴肅應對。

至上月中旬,白宮在民意網站發表公開信,明確否決各州獨立,更引用已故前總統林肯於內戰時否定各州獨立於聯邦的概念,表示珍惜健康的討論,但不能讓些這討論令國家分裂。

早於1864年,美國各州因廢除奴隸問題引發南北戰爭,為保持國土完整而打了四年內戰,死傷枕藉後,不再用槍桿子對內解決問題。目前美國憲法沒有讓州份任意脫離聯邦的條文,但如果州份想獨立,必須得到其他州許可;按現有形勢,全國肯定難以得出統一意見,即州獨立是難以成事,但有關想法仍可自由討論,支持者夠空閒的話,可以天天到白宮前搖旗示威,絕對沒有人因為一面旗子而動怒。

白宮民意網站充斥稀奇古怪的議題,近日亦為港人認識,因為有網民開設了「香港嬰兒爆發飢餓 要求國際援助」的題目,希望能在本月底限期前收集到足夠聯署,迫使美國回應香港的「奶粉荒」。執筆前該議題只有2萬多人簽署,看來難以達到10萬人的回應門檻;但事件已成為國際新聞,令香港再度「揚威」海外。

《世界人權宣言》第19條確認人有言論自由的權利,即能夠按個人意願表達意見和想法。言論自由的真諦在於最低限度的規範,而非講求自律,因為所謂「自律」就如「中國人的尊嚴」一樣虛無,界線模糊,令人越界而不自知,所以最好由法例設限,規定哪些能說、哪些不能說,但限制是愈少愈好。

香港失色只能緬懷

不同國家對民眾的言論都有不同規範,就算在美國,人民亦必須為個人發言負責,淫褻、種族歧視、誹謗、煽動仇恨等等都不能說,否則後果自負。然而,為免窒礙言論自由,規範以外必須設有所謂「合理期望」和「蓄意」的條款,例如一位中學生給老師處罰後,激動地說要開槍殺盡所有人,事件當然要認真對待,慎防發生校園槍擊案;但一名全身癱瘓的老人說同樣的話,醫生只會一笑置之。

美國數十萬人想州份獨立而不出亂子,因為大家都知道是空口講白話;而香港的港獨呼聲根本難成氣候,因為香港回歸中國已無法逆轉,年輕人揮舞龍獅旗,與其說鬧獨立,不如說緬懷以前香港的面貌,哀悼日漸褪色的香港風景線。港人看着滿街都是內地旅客,租金飆升令地道食肆逐一消失,市面失去活力和特色,這樣的香港是如此陌生,難免有人想回到過去。

《議時論事》的節目中,「學民思潮」召集人黃之鋒的話最堪回味:「香港市民要諗下,點解民主激進派議員會由一個變三個再變四個,到底呢班喺某啲市民眼中破壞香港社會,完全沒有建設力量,為何佢哋仍能喺議會內生存?」箇中答案,2010年前催生自由行的梁振英應該不會懂;但可喜的是,愈來愈多香港人懂了,近日坊間興起佔領中環討論,概念亦由此而生。

傳媒工作者



from Vicsforum - One man's forum http://vicsforum.blogspot.com/2013/02/blog-post_93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