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Thursday, 31 January 2013

【香港農業論壇】一碗叉燒飯──反思香港農業出路

IMG_6744

(獨媒特約報導)港人目前所吃的蔬菜,逾九成均是從內地進口。大多數港人也認為香港農業已然息微,原有的農地應留作發展「高增值」行業及建屋之用。不過最近因為新界東北發展,又再次引起社會對本地農業的關注。於前日一月二十七日,由長春社、馬寶寶社區農場、有機農友會、綠田園基金、香港社會經濟聯盟聯合主辦的「香港農業論壇 : 農業是都市的重要構成」講座,深入探討了香港農業的前景及困難,講座邀請了綠田園基金總幹事劉婉儀、菜聯社行政經理喬建欣、前港大房地產及建設系助理教授姚松炎、馬寶寶社區農場成員袁易天、長春社保育經理戚曉麗、鄉土學社成員朱耀光、天主教綠識傳人鄭生來及中大地理與資源管理系客席教授林超英八位講者就本地農業於香港的存在價值及政府該如何處理香港農地作研討。

出席講座者達三百人,同場的討論時間無論是觀眾或是講員,都十分踴躍發表意見,情況就如其中一位講員,林超英先生所說:「這會是一場『洗腦』革命的開端。」不過與其說這是一個「洗腦」論壇,不如說這是一場「反洗腦」,抗衡主流對土地及農業的偏見。馬寶寶社區農場成員之一袁易天先生以一碗叉燒飯形容香港的土地發展觀:「金融地產業就是叉燒飯上的叉燒,人人都想碗飯的叉燒愈多愈好,那怕會損害健康;對於叉燒下的兩條小菜,就是我們的農業,有會覺得特別醒神,無其實又無所謂…更加有人會寧願少兩條菜,換多件叉燒。」

姚松炎:限定農地不可改劃
香港其實不缺農地,問題是政府的政策便是要消滅農業。前港大房地產及建設系助理教授姚松炎博士,向出席者分析政府的幾段文字:「…有效地釋放農地作發展用途的策略…」、「有系統地保留優質農地…但改劃一些質素較低而生態價值不高的農地…」。然而現實中的「優質」農地,在一味追求經濟金融發展的政府眼中,是無可能出現的。據政府年報,2011年香港可耕農地為5,100公頃(佔全港面積5%),由於土地政策不全,當中約有2,000公頃農地沒有規劃保障,隨時可以更改土地用途。勢力龐大的地產商因此能夠利誘地主出售土地,等待日後申請改劃用途。不少本來「優質」的農地,都被故意荒廢變成「劣質」的農地。姚指出,直至2011年,荒廢農地已佔全港可耕作地86%;再加上政府睜一眼,閉一眼的配合,令「優質」的農地難以存在。

姚松炎因此建議政府應限定土地劃定為農業用途後不可更改,避免地主等待發展商收購而荒廢。另一方面為顧及地主利益,如地主不想務農,政府可採取「轉移地積比率方案」,即把鄰近地區一樣大小的土地與地主交換農地擁有權,以保留農地。他又指如政府採用轉移地積比率方案,可達至四贏:農田鄉鎮可不遷不拆、城市發展可確保有足夠土地、土地業權人可獲得發展規模利益及人口密度可維持中度,城鄉郊共融。

新界東北發展區的打鼓嶺及坪輋的農業問題,也印證了姚教授的說法。記者早前參加了兩區的導賞團,村民表示當地在八、九十年代開始有內地工廠進駐,工廠運作嚴重污染環境;渠務署又於2000年,以水浸問題嚴重之名,「治理」河道,令部份河流被迫終斷(例如平源河),破壞區內生態。不少村民都投訴做法矯枉過正,令不少農地因缺乏滋養而枯死。他們多次要求政府補償他們的損失,可惜一直未獲受理。

IMG_1200
圖:打鼓嶺及坪輋農場

在地生產 世界潮流
綠田園基金總幹事劉婉儀小姐介紹現時的香港農業:香港的農業活動主要都屬都市農業,包括市內(intra-urban)及市周(peri-urban)。前者包括家居、天台和社區種植等,爭議比較少;後者則包括各類農場:種蔬菜、禽畜和漁業,在重視「經濟發展」的年間,市周農業比迅速收地建樓,原因是香港政府偏重地產發展的畸形土地規劃。劉表示香港的農地百份比是嚴重偏低,雖然香港政府表示農地佔全港土地5.4%,但就綠田園統計資料顯示,實際香港只有0.7%,遠遠低於其他城市:大巴黎52%、上海32.5%、北京24.7%、倫敦8.6%和新加坡1.1%的農地百份比。雖然數據顯示香港短缺的農地,但不少香港人根本不介意本地沒有農業發展,認為可以以入口解決。不過在其他地區,不同的大都市均積極推動農業,例如法國針對大巴黎區於2008年制定了「都市農業發展政策」,目標是要減緩城市城市化進程,建立都市農業網絡;而香港近年的亞洲區競爭者新加坡已定出自行生產10%蔬菜的目標,並規劃出2.1%的土地發展本土農業。至於內地亦於2012年開始已積極籌備於3-5年內,把都市農業建設成為城市「菜籃子」產品重要供給區,目的是要穩定城市物價,避免農產品大範圍和長距離跨區域銷售(因為流動鏈長難以控制產品銷售),同時提高城市內的自給能力。

目前香港的蔬菜自給率只有2.3%,但依賴進口的問題便是短期供應、天災及長期運輸令價格波動,加上人民幣升值令內地菜漲價,不斷拉近與本港蔬菜的價錢,根據菜聯社行政經理喬建欣小姐表示,根據菜統局過去四十年本地與入口蔬菜批發價發現,近年本地菜的平均價格只比內地菜每斤只貴一元,但本港蔬菜價格波幅較內地菜平穩。以本港最受歡迎的蔬菜如芥蘭,內地菜上年全年批發價有3.7倍的差異(最高價格HK$13.4/斤;最低價格HK$3.6/斤);菜芯價格更有接近9倍的差異(最高價格HK$20.6/斤;最低價格HK$2.3/斤)。相反本地菜則只有2.2和1.9倍的波幅。

在香港重新發展農業,除了對平衡蔬菜價格有幫助外,更可以多元化的環境及社會功能(公共財),包括保障食物安全、維護景觀、保存文化資產和保護生物多樣性等。以本港唯一的淡水農耕地塱原為例,當中的農田及魚塘形成了各種生境,有超過二百多種雀鳥曾於塱原出現。本地農業特別是有機農業可減低碳足印(儲存及長途運輸所產生的碳排放)和把都市廚餘轉化為肥料供農地使用以減少廢物,對於紓緩全球暖化有莫大裨益。喬認為在國內菜價不斷攀升,香港更應發展本地農業,以保障民生。

鄉土學社的朱耀光老師,天主教綠識傳人的鄭生來神父和中大地理與資源管理系客席教授的林超英先生則帶出席者反思「人屬土」的價值觀。他們都同意土地是盛載了珍貴的人情和鄉情,在人的靈性發展中,佔重要的角色。林超英先生說:「從小我們都叫慣了『地產商』做『發展商』。現在我們每次提及『可持續發展』,都讓人潛意識的以為等於『可持續起樓』!…你說我們是不是一早被『洗腦』?」

近年也見政府常以「地少人多」,需要開發土地供給香港人罝業的論述,大力推行各種增加「土地供應」的計劃。可見,政府和地產商其實已經一早為香港建構了「起樓大過天」的社會價值觀。由此推斷下去,一切農地最終只會變成「劣地」。特首梁振英曾於其參選行政長官政綱指希望「從生態景觀及『綠色香港』等角度重新審視本港農業的綜合社會價值」,然而單單在新界東北發展區內,已經有約300公頃農地受到影響,這不是與當時政綱所提及的背道而馳嗎?

士多啤梨園
圖:另一個位於打鼓嶺及坪輋士多啤梨農場

SOCREC 農業論壇影片紀錄

記者:煥琳、Carmen
編輯:黃俊邦



from (title unknown) http://www.inmediahk.net/fa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