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Thursday, 31 January 2013

陳景輝﹕從奶粉荒看旅遊之都的極限




眾所周知,奶粉荒不止是單一問題。水貨客的根源來自過量的旅客,而自由行大軍壓境,這幾年已引發出許多問題,包括文化衝突、物價上漲、環境擠塞、都市景觀隨人民幣改造(如名店金舖擴張),等等。因而,奶粉荒只是問題的一環。

最新數字顯示,2012年全年訪港旅客又創新高,逼近5000萬(達4861.5萬人次),回想2009年也不過是2959萬,1996年則是1297萬,這是驚人的升幅。小時候教科書都愛寫,香港經濟倚重旅遊業,我城傲稱購物天堂,但卻甚少說明一個城市的承載力能有多少。2012年的旅客總量是香港人口的7倍,其中七成是陸客。荒謬在於,香港正在上演的彷彿就是那教科書裏缺失的段落,親自演繹出一個城市的原來風貌,是如何被這般誇張的「流動人口」所改寫。我最初以為,觀光客氾濫所引發的壞處,只會發生在遠離都市煩囂的地方(像原住民社區),怎也想不到香港這個大都會也步上後塵,困頓至連奶粉也都沒得買。

對一個地方來說,無限制、大量旅客的自由流動,所帶來的影響,從來不止於經濟。一味強調自由流動,使地方任由外在力量穿透,其後果就如英國社會學者包曼所揭示:當地人「只能束手無策地看覑唯一的『當地』從腳下溜走」。何,現在談論的並非只是傳統的遊客,即教科書上所寫,為了擺脫「日常生活」,把旅遊當作暫時逃離刻板世界的旅客,而是往來方便,會購買大量日用品的遊客。因此他們不僅像傳統旅客般,休閒時放放假到太平山頂看夜景,而是更會將日常滿足不了的需要和壓力向外轉移,如搶購奶粉。

旅遊之都也有極限,是時候檢討了吧。


from Just Getting By http://1in99percent.blogspot.com/2013/01/blog-post_29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