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Tuesday, 29 January 2013

設財政穩定基金 破「派糖」困局

(刊於2013年1月28日香港經濟日報)

施政報告過後,財政司司長曾俊華亦快將發表預算案。
近年預算案的其中一個焦點,是財政司常常「估錯數」:財政司每年在預算案中,都對政府財政狀況作出保守預測(不是預測會出現輕微赤字,就是估計盈餘有限),但到財政年度完結埋單計數之時,卻往往出現數以百億計的巨額盈餘。

「審慎理財」 財政預測低開高收

民間智庫「新力量網絡」剛發表《2013年度香港公共財政評估報告》,就香港的公共財政體系進行有系統的追蹤研究。研究顯示,近年政府的「實際開支總額」,一般都輕微低於財政司在預算案提出的「預算開支總額」;相反,「實際收入總額」卻往往大幅高於財政司的原來預測(附表)。而根據新力量網絡自行設計的「政府財政結餘預測模型」,今個財政年度(2012/13年度)政府盈餘預計為757億元,相比財政司去年2月預測的34億元赤字,前後差距高達791億元——當中關鍵在於「實際收入總額」預期會升至4,547億元,比財政司去年2月的預測高644億元。



這種「低開高收」的財政預測,巿民也許已經習以為常,但由此而衍生的公共財政管理問題則絕對不能輕視,必須認真探討。

首要問題是,為何政府常常「估錯數」?

最基本的解釋,當然是與政府傳統的「審慎理財哲學」有關。殖民地時代,由於倫敦不希望背負任何財政包袱,港府必須保持財政上「自給自足」,因此百多年來本港公共財政都傾向保守、事事講求收支平衡。在「審慎理財」的指導思想下,歷任財政司在編製預算時大多低估收入水平,藉此壓低各部門開支需求,以達到嚴格控制政府開支增長的目標。

波動收入起落大 難準確預測

但保守的收入預測,不能只歸咎政府刻意審慎理財,也由於香港經濟結構開放,導致政府收入波動性極大,根本難以準確預測,歷任財政司因此只能作出較保守的估計,結果當收入較年初估計樂觀之時,財政結餘往往由原先預期的赤字變成盈餘、甚或出現意料不到的巨額盈餘。近年,由於香港經濟集中金融地產業,由此衍生的三項「波動收入」(即地價收入、投資收入及印花稅),佔政府總收入的比例愈來愈高(附圖)。三項「波動收入」隨着地產及投資市場大起大落,令政府收入波動不定的問題進一步惡化,財政司要準確預測收入有序規劃開支,自然變得愈來愈困難。




近年地產及投資市場持續興旺,三項「波動收入」往往較原來預計大幅增加,便導致財政結算時多次出現意料之外的巨額盈餘。由於政府視這筆盈餘為「意外之財」(windfall revenues),堅持不能投放在「經常開支」項目,而只能用於推行「一次過派糖措施」還富於民——於是財政司在過去6份預算案中,合共提出高達1,805億元的「一次過派糖措施」(例如退還薪俸稅、減免差餉、電費補貼、公屋免租及綜援出雙糧等等),相當於平均每份預算案派發約300億元。但這些「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短期措施,根本無法有效回應民間訴求及解決社會矛盾,反而催生「派糖文化」形成民粹風氣,徒然浪費珍貴的公共資源。

如何打破困局重整公共財政?

關鍵在於政府必須設立一套機制穩定「波動收入」,從而更準確地預測收入水平,如此資源就毋須再浪費在各種「一次過派糖措施」,而能夠持續地投放於「經常開支」項目。

設機制穩定收入 拓促民生空間

新力量網絡因此建議成立「財政穩定基金」,以理順政府的財政管理制度,使之有效地適應現時以金融地產業為核心的經濟結構。「財政穩定基金」以過去7年「波動收入」佔本地生產總值的平均百分比為運作基準,能夠平滑化大起大落的各項「波動收入」,使之轉變為相對穩定的持續性收入,這將會為大幅度增加「經常開支」,落實各項長期性的民生措施創造空間。

50年代的財政司司長祈樂嘉(Arthur Grenfell Clarke),在1961年發表任內最後一份預算案時,曾經聲言:「我肯定我的繼任人,會繼續犯上跟我一樣的錯誤,就是低估收入水平。」(I expect, too, that my successor will make exactly the same mistake that I have always made. He will underestimate revenue.)

財政司曾俊華要擺脫「估錯數」的宿命,設立「財政穩定基金」穩定政府收入,將會是最佳出路。

延伸閱讀

新力量網絡《2013年度香港公共財政評估報告》:http://www.facebook.com/synergynet.hk





from 大政治家 http://brian-fong.blogspot.com/2013/02/blog-pos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