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Wednesday, 28 November 2012

陳文敏 - 中宣部

明報   20121128

看到中策組淪為中央宣傳部,實在感到可惜!梁振英當然有權改變中策組的功能,但這樣的改變會帶來甚麼後果,對政府的施政與管治又有甚麼好處?

從邵善波的言論看,表面的理由是政府過往在輿論方面太過被動,往往處於「捱打」狀態,梁振英看來想改變這個局面,主動出擊,希望能主導社會主流意見。這方面的工作其實應該是政府新聞處的責任,中策組就這方面給政府出謀獻計本來並無不可,但若同時承包推行的工作,令中策組成為前線的宣傳部門,一來這已離棄中策組原先成立的目的,二來一旦中策組成為場內的棋子,便很難再站在場外冷靜客觀地分析研究。梁振英要決定的是他需要打手還是需要智囊?打手易求,智囊難覓,如果他以為政府面對的只是宣傳公關形象的問題,那恐怕是大大錯估形勢。現政府面對的最大難題,一是無法取信於民,二是人才凋零,有能之士均對這政府敬而遠之。

中策組其中一個功能就是吸納人才,只要翻看顧汝德時代的非全職成員名單,可以說是星光熠熠,當中有不少當年和今天仍是政經商界的重量級人物。九七年以後這情況已漸漸改變,親疏有別的政策令政府與持不同意見的人士日漸對立,如今若中策組遭降格為中宣部,恐怕更難吸引各方賢能,影響更會波及各諮詢架構,梁振英此著,正是自毁長城!

高靜芝統籌政府各委員會的任命,除了直接削弱政務司長的權力和奪取各司局長的任命主導權外,更會加劇政府的內部矛盾和市民對政府的疑慮。誠然,近年政府有趨勢傾向委任個別人士,以致出現「公職王」這些情況,但這情況只要內部稍加協調便可解決,何須勞動中策組?更根本的問題是這些委員會的任命近年已成為獎賞支持者的政治工具而非廣開渠道蒐集民意甚至作為行政吸納的途徑。政府是怎樣委任公眾人士進入各諮詢架構,當中有甚麼準則,能否增加透明度等,這些均是需要檢討的問題,但解決方法卻絕不會是交由中策組政治篩選。



from Vicsforum - One man's forum http://vicsforum.blogspot.com/2012/11/blog-post_69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