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Wednesday, 31 October 2012

BBC: 中国的创新来自何方?



核心提示:我们采访了IT企业家李开复,他说,中国在科技上进展神速,但是除非改革教育体制,培养容忍错误的文化,中国不可能出现下一个乔布斯。他还谈到审查、微博和中国10年后的未来。

原文:Q&A: Where will China’s innovators come from?
作者:未署名
日期:2012/10/30
译者志愿者翻译,未经校对

当你在上世纪90年代到中国时,那时中国的科技产业情况如何?

1998年,我回到中国,为微软工作,创建了一个技术研究院。我在美国碰到的年轻中国人富有潜力,渴望成功,工作勤奋。从我的经验我感到,我可以帮助他们实现他们的潜力,同时为微软取得些成绩。

自那以后,有多少变化?

在90年代末,中国缺乏商业领袖精神。有一些企业,但是其领导人没什么营运经验。产业不大,感觉还是一个落后的国家。

14年过去了,我们看到了一个富有活力的经济,公司强大而成功,其领导人也很有经验。那个时候,许多公司仅仅是纯粹的制造业,但是现在,有些高科技板块的公司。他们还不在世界前沿,但是他们很有能力,其技术结构也很不错。

如果要发展一个真正有创造力的科技产业,中国还需要哪些能力?

我觉得中国正在通往与韩国竞争的道路上。中国公司能够发展产品概念,理解用户需求。但是想要赶上美国——硅谷还很困难。

象苹果和谷歌这样的公司,创新因素来自其根基,他们就是为了改变世界而生,人们愿意承担很大的风险。美国有一个由个人热情而驱动,容忍失败的文化。人们创建公司并不是为了赚钱,或者让创始人成为亿万富翁,而是为了创造伟大的科技。

中国目前的状态是,企业家最大的愿望是赢得影响和财富。在中国,公司理解用户需求,然后去满足;他们还不能理解用户甚至无法表达的需求。

如果中国要想达到那个级别的创新,它必须突破一些文化上和教育上的障碍;在中国,人们强调纪律和服从。但是硅谷强调的是创新、热情、反叛和无畏。因为这些区别,在中国很难产生乔布斯或者扎克伯格。

中国社会和政治是如此从上到下,这是否还能产生真正的创新?你怎么看待审查制度?

创新是当前和下一个五年计划的重要目标,因此,政府有机会将资源放入风险投资孵化、大学和研究所。

但是这儿有些问题:通过资助和计划,政府无法强迫或者命令产出创新。我认为目前的五年计划可能会推动中国达到韩国的级别,但是它可能无法达到真正的创新,象乔布斯和扎克伯格引领的那些创新。

审查制度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限制了人们能做的事,但是它也创造了一个环境,许多美国公司不能或者选择不进入这个市场,因此减少了竞争——因此,市场对当地企业开放。

你希望中国新任领导人怎样鼓励创新?

我想看到教育改革,但是采取一个合适的、渐进的方式,这样,中国教育体制仍然能够保存它擅长的东西,例如,培养基本知识。

但是应该让一些西方影响进来,这很重要。学生不再是坐在教室,听老师的指令,而是学会问问题。我最希望看到的是,在教育体制中注入批判性思维和疑问精神。

我认为政府还应该配置资源,让专家们做关键决定。因为政府机关不可能是专家,它不知道该资助哪些公司,应奖励哪些科技,甚至该为中国教育或培养哪种人才。

在中国,微博的影响力如何?

我写了一本书,微博正在改变中国。我认为这会发生,而且确实发生了。微博创建了一个平台,人们能够发表他们的观点、主意和观察,并实时分享。

微博反映当前的新闻事件、社会问题、法庭不公、地方政府的腐败,以及美国发生的事件的相关信息,例如总统大选——所有这些信息以前都难以得到。

官方新闻社只有一种看法,而不是多种看法,微博打开了人们的眼界,形成了一定程度的言论自由和透明度。他们还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对政府行为的媒体监督,因为媒体由官方所有,他们很难承担这一职责。

尽管微博产生了很多对政府的批评,当局仍倾向于以建设性的姿态来回应。政府官员自己也开了微博,这让他们离人民更近了。

我们可能会从中国看到哪些创新?

中国不大可能出现下一个改变世界的产品。创新大概会来自将已经存在的产品放到不同的背景中。我能够看到这在政府支持的一些领域正在进行,这些领域不需要颠覆性思维,只是创新性的试错过程,例如医药和替代能源。

软件创新也很可能。一个名叫腾讯的公司有一个非常创新的产品叫”微信”——一个在线交流系统。它在中国已经有2亿用户,英文版本也有了。

风险投资也非常重要——这个行业采取非常聪明的多阶段方式,这样,当一个项目钱花光了,你重新决定其方向。

你认为中国10年后会是什么样子?

这非常难猜。社会上有很大的压力和意愿去改善法治、提高代表性、增加透明度。我比较乐观——我认为我们会看到进步。

总是会有些不幸的事件发生,我无法评估这些变化会发生到什么程度。如果你仅仅看三四年,进步也许不那么显著,但是如果你看得更长远些,八到十年,中国可能会在开放性上取得进步。

相关日志

  


from 墙外楼 http://www.letscorp.net/archives/39509?utm_source=feedburner&utm_medium=feed&utm_campaign=Feed%3A+letscorp%2FaDmw+%28%E5%A2%99%E5%A4%96%E6%A5%BC%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