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Monday, 14 May 2012

《纽约时报》中国经济增长放缓,中国模式褪色

核心提示:中国的增长放缓,所谓"中国模式"也受到了更多的批评,表现出更多的缺陷,尤其是日益增长的动荡令人质疑"维稳"政策是否能带来真正的稳定。

原文:China's Growth Slows, and Its Political Model Shows Limits
作者:Edward Wong
发表:2012年5月10日
本文由"译者"志愿者翻译并校对,参考了其他"同来源译文"

Inline image 1
【配图:重庆街景。薄熙来的基础工程让这个城市快速发展,但他现在下台了。摄影:Gilles Sabrie 为《纽约时报》拍摄】

重庆——当许多西方国家在2008年底爆发金融风暴时,中国领袖曾自夸本国的优势。广为流传的说辞是,不仅对中国,而且对西方来说,所谓的"中国模式"——结合了威权政治以及国家资本主义的定义不明的这种模式——才是本世纪的希望之光。

但现在,随着近来的政治动荡,还有不断增加的颇具影响的呼声要求重启更自由的经济政策,看起来那种胜券在握的感觉往少里说也是不够成熟,或者也可以算是严重的误导。十年一度的领导层换届(一系列政治丑闻已经损害了交接的顺畅),再加上经济成长速度日益趋缓(国有企业构成了经济的主体,而其政治庇护人又处于市场力量和私营企业家的两面夹攻之下),中国的领导人现在面临一系列的不确定。

北京人民大学政治教授张鸣说:"中国目前所面临的许多经济问题都是政治问题的表现,例如国家的所有权体制与各种利益集团等,这些问题严重到现在就必须解决,不能再继续拖延。"

周四,中国政府公布的最新数据证实,中国经济正持续衰退中。许多经济学家呼吁政府放松对金融体系的控制,支持向私营企业放贷,并限制国营企业发展,让汇率和利率可以更加自由浮动,以利社会。

这些改革将抑制国家掌控、减少贪腐并鼓励竞争,但实际执行改革却需要发动一场庞大的权力斗争。中国大型集团主管、军方将领、地方官及"太子党"成员们没有任何动力去改变方便他们中饱私囊的现行体制。

中国模式的另一重要层面则是维稳体系不断扩权,当局为维持社会稳定所使出重拳,引起了超过30起的藏人自焚抗议,上个月这种体制迫使盲人律师陈光诚逃亡至美国使馆,还引发了美中的外交危机。去年被广泛报道的广东乌坎村反对当地贪腐官员的大规模抗争也引发了一场对处理方式的争论:是用剑(安全部队),还是言(高层官员的调解)?

然而前重庆市委书记、政治局委员薄熙来倒台的丑闻才是让先前大力夸赞中国模式运行良好的人噤声的主因。

个人魅力十足的薄在倒台之前,其他领导人已经开始把他看成是逐渐不可容忍的搅局者。他2007年年底到达重庆,然后开始了"打黑唱红",复苏毛时期的歌曲和福利政策,并极力争取"新左派"支持,他们也是强硬的社会主义者,赌的是可以在今年的权力交接中入常。

薄熙来的做法和后邓传统做法截然不同。传统的做法是靠后台与党的高层秘密协商。问题在于中国的领导人势力一代比一代弱,如现任国家主席胡锦涛的实力就弱于前任江泽民,江泽民的势力又远不如前任邓小平。

随着权力日益分散,一党领导下的中共内部出现多个派系与结盟关系,却没有任一派系能建立起秩序。

重庆的一名自由派作家王康说:"中国再没有比现在更需要一套体制了。只有体制才能保持稳定。"

有些人认为,清洗薄熙来是对政治体制的一次矫正,让这个体制回归常态。但其他很多人认为由于政局混乱、大众媒体的分化,未来中国一定会出现其他像薄熙来这样利用民粹手法的更多政客。中国政治方面的学者李成注意到,新兴的第六代领导人在三月全国人大会议期间频频接受媒体访问,这种自我推销的方式显然与传统相悖。

历史刊物《炎黄春秋》的总编吴思说:"没有明确的固定的规则。在这种混乱情况下,肯定会出现象薄熙来这样不择手段、一心入常的人。"

Jonathan Ansfield 对本文有贡献,Li Bibo 和 Edy Yin为本文提供了调研材料。

相关阅读:

点击这里阅读更多和"薄王事件"相关的译文

本文版权属于原出版公司及作者所有。©译者遵守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3.0许可协议。
译文遵循CC3.0版权标准。转载务必标明链接和“转自译者”。不得用于商业目的。发送邮件至 yyyyiiii+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即可订阅译文;到iTunes 中搜索“译者”即可订阅和下载译者Podcast;点击这里可以播放和下载所有译者已公开的视频、音频和杂志。(需翻墙)。


from 译者 http://yyyyiiii.blogspot.com/2012/05/blog-post_99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