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Wednesday, 28 March 2012

邵力競:特首選舉回顧與前瞻.之三

原標題:工商泛民 唇亡齒寒 之三

信報財經新聞 29-3-2012

起初他們迫害共產黨員,我沒有說話,因為我不是馬克思的信徒;

後來他們迫害猶太人,我沒有說話,因為我是日耳曼人;

再後來他們迫害天主教徒,我沒有說話,因為我是新教牧師;

最後他們迫害到我頭上,我環顧四周,卻再也沒有人能為我說話。

——一個二戰時期的德國牧師

特首選戰最後一星期的腥風血雨,令原來一貫頤指氣使的大商家,忽然變成被玩弄的對象。我沒有幸災樂禍,反而添了一份同情。我想起以上這段話,出自一位德國牧師在二次大戰後的深刻反省,解釋了為何納粹黨會在德國成功奪權,足以為世人鑑。

官商勾結 港人反感

有論者云:為何泛民不能在最後關頭公開支持、甚至全票轉投唐營,以壯聲勢,阻止西環的挖票?但只要看看市民對曾蔭權「款待門」的反應,便應知道大眾對過去十年官商勾結的反感。
一直以來,香港工商界視民主政治為畏途,把推進民主制度建設的政黨一律視為民粹;在極不公平的權力分布和市場規則下,對小市民以至中小企業的困境視若無睹;如此種種,才是造就今天局面的遠因。

唇 亡齒寒,昔日唐營中人如果不是對泛民處處防範,對涉及市民福祉的政策百般阻撓,在政改問題上逆民意而行,充當西環的打手……,又會否有今天的結局?而今天 梁營中的工商專業界人士,又會否成為明天的唐營?最後的勝利者,會是本地左派?還是在香港日漸冒起的中資勢力、近年在中環愈來愈多的海歸派,乃至這十年大 量進據政、商要職的「新香港人」?

選舉最後幾天,什麽黑金、黑客,以至個別傳媒黑心的竄改事實,讓大家一時還真有點不相信自己的眼睛,這真是我們認識的香港嗎?我希望,唐先生的眼淚不是單單為了一己的遭遇,而是為了我們的不幸而流。

都說歐美民主如何混亂,可這些黑客、黑金、黑心乃至最終黑箱的事情,要是發生在眼下美國共和黨的初選,我肯定那個候選人無地自容,鞠躬退選。這不是姓唐姓梁的問題,而是誰當選都是勝之不武。

即使這種事發生在十五年前,我也肯定社會不會如此包容。現在算是如何?隨便發個新聞稿、搞個記者招待會、道歉幾句,就算了事嗎?香港的文化水平怎麽會墮落到這種地步了?

溫水煮蛙 早已開始

離 奇的是,本市的第一領導——不論是現在的、還是將來的——竟然沒有對這一連串離譜的事情發個聲明、說半句話。要是在十五年前,起碼政務司司長是會代表政府 說話的。原因大家也很清楚,因為他們或民望低迷,或其身不正,或自己本身就是事情的得益者。走到這地步,也就不能怪傳媒和反對黨奪去政府的領導威信。

可悲的是,香港的市民也似乎有點麻木了;畢竟,我們已經太累了。難怪所有帝國的瓦解、文明的衰落,都是漸漸的;如果把歷史的視角放遠一點,人們一直擔心的溫水煮蛙,原來早已開始了。

一 位素不關心政治的朋友說,上周的事情讓她想起電影《鋼琴戰曲》中華沙的猶太人受迫害的過程:先是上街要佩戴識別種族身份的大衞之星,然後被驅逐到猶太人的 專區居住,活動受限制,再被送到工地當苦工,最後便是運到集中營的毒氣室。也許因為過程是漸進的,所以沒有反抗,直到最後波蘭華沙僅存的猶太人起義時,他 們的力量已經太衰弱了。

公平競爭 不靠人脈

所以很多人現在跑出來喊西環治港,恐怕短期內我們不會很明顯地看到,因為兩制的消亡過程不會是鯨吞,而是蠶食。

但可以肯定的是,隨着香港的自主性喪失,本土的經濟力量將失去政治權力的保護,在與內地為背景的企業競爭時,將更形劣勢。

近 幾年,我們的曾特首在內地官員面前一副局促相,已是最好的反映。由於新特首缺乏威望和認受,這種在外人面前抬不起頭的情況不會改變。雖然他可能得到中央的 各種好處,但那近乎施捨而非互惠的經濟利益,必然要以政治上的高度自治償還,進一步削弱他在港人心中的威望,激化中、港矛盾,造成惡性循環。

要確立特首及其政府的領導威望,捨制度改革而無他途,對此我在過去一系列文章中已有分析。此次選舉,更突顯了一個好的制度,才能確保工商界在真正公平、公開的競爭下,減低不確定性,爭取自己合理的利益,而非一味依賴個別領導人的人脈,或者波譎雲詭、變幻莫測的中國政治。

當然,以上可能只是我一廂情願的書生之見,但如果香港的商人能有真正愛香港的胸懷,香港的政治就有機會朝着比較健康的政黨政治發展;我們應該在不久將來看到,目前以自由黨及一眾功能組別為主的工商界政黨,會作出整合和重建。

至於北京的態度在此役後將有何轉變?下文再析。

特首選舉回顧與前瞻.之三

作者為中文大學公共政策碩士課程兼任講師


from 政經評論 http://kurtlau.blogspot.com/2012/03/blog-post_17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