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Monday, 27 February 2012

世界银行要求中国私有化国企,金玉良言还是包藏祸心?

正在中国访问的世界行行长佐利克发布领导一份由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和世界银行联合撰写的研究报告——《2030年的中国》。该报告“针对中国增长模式的未来结构提出了建议”。其中最热辣的建议是“敦促北京方面缩减庞大的国企规模,使之在运营模式上更接近商业公司”,要求中国进行深层次改革,否则将面临经济危机。

一种观点认为,国有企业应该缩减规模,把无关的业务出售,使私营企业更容易在所产生的新领域里竞争。这样从国企层面看,虽然会失去一些利益,但因为民企进入,市场的竞争充分,资源配置能力得以充分发挥,对整个国民经济非常有利。 .
另有观点认为,国企缩减,并不一定就能带来经济增长,其空间更未必就会为民企所享受,而可能会被西方的跨国企业占领。所以佐利克的这个说法很不靠谱,可以视为西方对中国釜底抽薪的一个巨大阴谋,是为了实现西方绞尽脑汁梦寐以求也没有达到的削弱中国的战略目的。

还有观点认为,国企是中国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的利器,也正是凭借着国企威风,中国才能在世界经济一片哀鸿遍野的情况下威风八面,成为世界GDP第二大国。而且国企还一直被认为是中国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之一,是中共掌控国家经济的重要工具。在这种情况下,要缩减国企,对中国来说无异于与虎谋皮,这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实现的事情。 .

那么,你是如何看待这个世界银行的报告呢?您认为这是世行的金玉良言?还是西方包藏祸心的阴谋诡计?面对国内的改革浪潮,中国政府又该如何处理这一问题呢?

世行“中国2030”报告:让世界接受人民币取决于金融改革

27日,世界银行公布其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联合编著的报告:《2030年的中国:建设现代、和谐、有创造力的高收入社会》。

报告认为,中国需完成向市场经济转型,通过企业、土地、劳动力和金融部门改革,加强民营部门,开放市场以促进竞争和创新,确保机会均等,借此实现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结构的目标。

报告预计,如果中国抓住机会、应对挑战、管理好风险,到2030年就可以成为高收入经济体,在经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中国与国际之间形成和谐关系,由创造力和思想的力量推动增长。

但如果不改变增长模式,就可能导致经济、社会、环境和外部风险。

世行认为,人民币国际化不可避免,人民币成为全球货币要取决于中国金融业改革与开放外部资本账户的速度和成果。

而优先的要务就是根据市场规则进行利率自由化。

世行行长佐利克表示:

中国领导人已认识到,为了适应新的挑战,过去30年取得成功的增长模式需要改变。

报告为中国的未来发展提出六大战略方向:

1、完成向市场经济转型;

通过结构性改革加强市场经济基础。

重新界定政府职能
促进竞争,发展民营部门
推进国有企业和银行改革及结构重组
深化土地、劳动力和资本市场改革

2、加快开放型创新步伐;

融入全球研发网络
提升技术水平
把研发支持重点放在包括大型民营企业在内的大型企业以及
中小企业和朝阳产业中的小企业
加强法律制度有效保护知识产权
构建“创新型”城市
形成开放型创新体系

3、推进绿色发展,变环境压力为绿色增长,使之成为发展的动力;

建立激励机制和制度,树立法规和标准,保证公共投资。

4、增进机会均等,扩大面向全民的卫生、教育和就业服务;

为农村居民和农民工提供更多、更优质的公共服务
建立牢靠的社会安全网
动员社会各个方面在社会服务融资、提供和监督方面共担责任
加强国内财政体系及其现代化;

5、加强国内财政体系及其现代化

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以应对社会和环境挑战
确保各级政府的财力与其支出职责相匹配
提高资源动员效率
改善政府的财政管理

6、将中国的结构性改革与国际经济变化联系起来,与世界各国建立互利共赢关系。

支持一个开放的全球贸易体系
对全球标准的形成发挥影响
融入全球金融体系
谋求以创造性的方式分担全球责任
分享发展经验

———-

World Bank to China: Free up your economy or bust
By Annalyn Censky @CNNMoney February 27, 2012: 7:32 AM ET

NEW YORK (CNNMoney) — The World Bank and a Chinese think tank have a stern warning for China’s government: transition to a freer market system, or else face an economic crisis.

The “China 2030″ report, released by the World Bank on Monday, recommends China enact reforms promoting a freer economy. Those reforms include a major overhaul turning China’s powerful state-owned companies into commercial enterprises.
10 largest economies
G-20 nations at a glance

“China could postpone reforms and risk the possibility of an economic crisis in the future — or it could implement reforms proactively. Clearly, the latter approach is preferable,” the report said.

The report is compiled by the World Bank and the 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er, a research group that reports directly to China’s State Council. It encourages China to promote innovation, competi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s means of economic growth, rather than allowing growth to be primarily government engineered.

The world’s second-largest economy has been rising rapidly, averaging around 10% growth a year for the last three decades. Much of that momentum has come as China’s rural population moves into the cities and as the government has funded massive infrastructure projects and retained a powerful influence over the country’s biggest companies.

State-owned companies dominate China’s banking, energy, telecom, health care and technology sectors. Overall, they account for about 40% of the country’s gross domestic product, according to Andrew Szamosszegi and Cole Kyle, who have researched the topic for the U.S.-China Economic and Security Review Commission.

Their latest report to the commission puts it bluntly: The Chinese government has not “expressed an interest in becoming a bastion of free market capitalism.”

Critics point out that China cannot maintain rapid growth under this system forever. Emerging economies tend to start slowing when their GDP reaches about $16,740 per capita, according to research by economists Barry Eichengreen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Berkeley, Donghyun Park of the Asian Development Bank and Kwanho Shin of Korea University.

They suspect China will hit the slowdown point around 2015. The World Bank’s report forecasts a similiar slowdown, predicting economic growth will gradually slow from an average of 8.6% in 2011-2015 to an average of 5% growth per year in 2026-2030.

“China’s leaders have recognized that the country’s growth model, which has been so successful for the past 30 years, will need to be changed to accommodate new challenges,” World Bank Group President Robert Zoellick said in a statement.

The World Bank’s report suggested China should separate “ownership from management”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and implement modern corporate governance practices, including appointment of senior management, public financial disclosures and external auditing.

In spinning off its state-owned companies, the report recommended the government should also consider establishing state asset management companies that would represent the government as a shareholder, but would “independently and professionally” manage and trade assets in financial markets.

China currently has four major asset management companies that it originally created to oversee bad loans spun off from its four major banks. They’re 100% owned by the Chinese government.

———-

《世行唱垮国企,意欲为何?》

1. 前言

据《华尔街日报》,世界银行(World Bank)同有中国政府智库之称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将于2012年2月27日发布的研究报告称:“中国如果不进行深层次改革,可能会面临经济危机。报告敦促北京方面缩减庞大的国企规模,使之在运营模式上更接近商业公司”。而《华尔街日报》的要闻标题更蛊惑,抢眼“世界银行说,如果不商业化其强大的国有企业,中国的经济将在2030年崩溃。”

因为报告全文尚未公布,细节不得而知。但就媒体披露的消息来看,这个报告的中心点之一是发难中国的国企。主要的发难点有:国企垄断中国的能源、自然资源、电信和基础设施等产业;国企享有轻易地从国有银行获得低息贷款,从政府财政获得补贴的优势;国企不依照商业规则经营,是为了实现政治上的目的;在国有企业垄断是情况下,私营企业无路可走,等等。

世行行长佐利克上个月在芝加哥对经济学家发表讲话时说得很明白:“中国需要限制国有企业扮演的角色,打破垄断,让所有制多样化,降低私营企业进入市场的门槛”。

而在此之前,美国国务院,财政部,贸易代表办公室和其他政府部门的高级官员们相继拿中国国企说事,指责中国政府参与经济,危害了“公平竞争”。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Hillary Clinton)不久前在纽约说:美国希望政府在全球商务交往能够实现“竞争中立”,她发出警示说,国有企业进入全球市场“不仅仅为了获利”,也是在代表国家建立并运用其国家力量。

美国国务院的最高经济事务官员霍马茨(Robert Hormats)跟着直接点名中国。他在华盛顿对一批美国企业说:““中国模式”(国家拥有企业)造成的贸易扭曲对美国公司不利,对美国就业和竞争力构成了直接威胁”。

上个月在瑞士达沃斯,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Timothy Geithner)称中国的“国家资本主义”,及其政府的“补贴和扭曲”对中国的贸易伙伴们“非常有害”。而美国总统奥巴马此前在其国情咨文中也表达了这种观点。美国贸易代表去年12月在国会说得更直白:“与中国的贸易摩擦正日益可追踪溯源到中国的产业政策上,这些政策以可对贸易造成扭曲的政府行为来提振或保护中国国有企业和国内产业”。
与此相呼应,掌握话语权的中国精英,公知们也站到了前沿,吴晓波在FT中文网上明确提出“中国国企的去留问题”,说是“在过去的十多年里,绝大多数从事经济研究和实务工作的人们都已经切身地感受到,控制重要资源以及居于产业上游的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已经成为与民争利的工具,也成为中国产业经济进一步发展、民营企业做大做强的重要障碍。其实早在1997年前后,中国的一些经济学家已经试图从理论上对此进行突破,吴敬琏在一份给中央领导人的信中便写到,“增加国有制的比重,并不能保证社会主义社会的巩固。追求国有比重的不断提高,既不是社会主义的目的,也不是社会主义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石,更不能保证政权的巩固……无论国有经济成分是多是少,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都是有保证的。””

紧随美国政府的立场,世行和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布唱衰中国国企的研究报告,目的是什么?

2. 国企有罪,但罪不该死

国内国外,近年对于国企的批评很多。主要的集中在
(1)国企垄断抑制了国内的竞争,损害了广大消费者利益;
(2)国进民退,危害市场功能,限制私人企业自由发展;
(3)国企利用全体纳税人的钱,利用垄断为少数人牟利;
(4)国企本是全民所有的企业,却成为权贵的银行;
(5)由于国企高管均由政府任命,国企经营缺乏效率和效益;
(6)国企参与房地产投机,成为推高房价的黑手;
(7)国企高管巨贪倍增反映管理失控;
。。。。
还可以列举千条。

国企的这些罪过都是光天化日之下的真实的现实,无可抵赖的。但因为国企这些千条罪过,就要判处国企的死刑,“判官们”是居心叵测的,尤其是审判国企是以“深化改革”的名义:“重新思考国企做大做强的思路。一个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民企、私企应该是主要细胞。因此,应该加快国企从竞争性领域退出步伐。加大改革力度,继续推进国企民营化”。

3. 垄断是全球化下的新趋势

一部西方经济学,充满了欺骗和言不由衷,但中国掌握话语权的精英们却是这些谎言和欺骗的吹鼓手。
当“中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们”到处推销“看不见的手”,“有效市场”之类的破烂时,美国欧洲的跨国公司却在加速全球扩张和垄断,而这却是过去几十年全球化浪潮中的主旋律。

给几个实例:
通用电气(General Electronic Company) 是1892年托马斯。爱迪生(Thomas Edison) 创立的,当时销售额不过几千元,主要卖电灯泡。以后经历了近90年,营业额在1980年达到250亿美元,但随着过去30年“通用电气”在全世界急速扩张,2010年“通用电气”在全球160个国家有分公司,总销售额超过了1480亿美元,是1980年的6倍。而作为高科技跨国公司如“微软”,“苹果” 等其增长速度更是惊人。比如“苹果”公司,2004年总营业额为80亿美元左右,但仅仅7年后的2011年,营业额暴涨到1278亿美元,翻了近16倍。而苹果公司的巨额销售,竟然只有Iphone, Ipad,Ipod, Imac,和notebook五种产品构成。

这些跨国公司不仅规模庞大,资本雄厚,技术先进,有所在国政府撑腰(通用电气公司每年用于“游说政府”的支出在1500万美元以上),它们在这个“平的世界上”无处不在,横行霸道。它们全球扩张中都具有明显的垄断性,主要表现在:(1)其产品和技术受“知识产权”,“专利”,“品牌”的保护,比如“微软”的计算机操作系统,“苹果”的智能手机,路易威登的手提包等;(2)或其生产和销售占据了全球市场巨大的市场份额,比如“波音”和“空客”的飞机。因此,跨国公司在向欠发达的国家扩张时一般都能够得到特殊优惠的条款,在经营时能够操纵价格,并限制潜在的竞争对手进入。几乎所有的总部在欧美的这些跨国公司,都持有上述两大“法宝”,而任一“法宝”,都足以让跨国公司们具有垄断市场的能力。

过去30多年,世界经济的另一个突出的现象就是跨国公司通过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迅速的垄断和扩张,方式就是建立全球化平台上的供给链。沃尔玛是最好的例证。在我国名声显赫的四大粮商之一的嘉吉公司(CARGILL)也是个更好的例子。过去几十年,嘉吉公司通过收购,合同等方式,在全球建立起粮食和农产品的供给链,参与和控制了从农业投入开始到消费者餐桌的所有经营,嘉吉公司在生产销售肥料,种子,收购,运输,贮藏,加工,进出口,供应市场等全过程中无所不为,而且遍及全球66个国家。这样的纵横一体化促成公司的销售总额从1971年的22亿美元,增加到2011年的1195亿美元,翻了54倍。而一旦将产品从农场到餐桌(超市)的全过程都纳入嘉吉公司一体化之下,也就实现了对商品供给的垄断。事实上,随着跨国公司通过供给链管理在全球的扩张,少数跨国公司对全球农产品供给垄断的能力愈益强大,结果近70%全球农产品贸易已经被四大粮商等跨国公司所控制。

根据“福布斯”(Forbes),2010年全球2000家跨国公司资产总额为138亿万美元,总经营额为32万亿美元 – 这接近全球GDP的一半,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当年GDP的5倍多,净盈利为2.4万亿美元。而按“标准普尔”的全球500强,欧美公司在500强中占了近400个。这些跨国公司近年来不仅触角遍及世界,而且主宰着很多国家的经济命脉。你必须向这些跨国公司臣服,付高价,这是全球化下新的殖民方式。时下的扩张和垄断是全球化下的一个趋势,为什么要中国国企削减规模,且逆势而为判处中国国企的死刑呢?
4. 殖民中国

自有人类以来,就有战争相随,原始的战争是部落间为生存的最激烈的争夺。但战争,“空前规模和空前激烈的世界战争”,却是工业革命以来顺应资本扩张才有的。1840年攻陷中国的鸦片战争,1914年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1939年德、日、意法西斯集团发动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目的都是国家顺应资本的要求去扩张领土,掠夺资源,倾销产品。在过去60多年来,虽然局部战事不断,但“世界大战”却是个让人遗忘的单词,是帝国主义垄断资本“皈依佛门”“改良从善”了? …

资本逐利是永恒的主题,其掠夺的本质不可能改变。全球化为资本掠夺和殖民搭起了更加简易的平台,也为无耻的掠夺和殖民罩上“互利共赢”之类的光环。中国是相信“互利共赢”的,也是如此行为的。比如,从2003年到2009年,中国纺织品出口的平均价为4.26美元/公斤。六年中,单位价由2003年的 4.36美元/公斤下跌6.5%到2009年的4.08美元/公斤。而同期世界其他纺织品出口大国如意大利,美国,南韩和印度的纺织品出口的平均价分别为 54.18美元/公斤,28.68美元/公斤,26.65美元/公斤和7.81美元/公斤。同期,原料价格(棉花和化纤)的均价是2.46美元公斤,中国为生产纺织品所消耗的劳工,能源和所有原材料仅换回1.8美元/公斤。所以,才有12000吨中国纺织品换一架波音737的贸易。原因何在?就是有成千上万个中国小公司在经营出口,在争夺沃尔玛的一份订单。自相残杀,拼死竞底。
与此相对,随着这些跨国公司进入中国,我们的衣食住行中难道没有体会到沃尔玛的霸气,苹果的傲慢,波音的高价,微软的专利吗?这些公司的产品 – 事实上是我们亲手装配的产品,却需要我们拿出生产几十,上百公斤纺织品的收入去交换,这是公平交易吗?是共赢吗?

同势力庞大的跨国公司垄断对抗,必须势均力敌,否则就像散户绝非庄家的对手。垄断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横行,需要庞大的央企与之抗衡。事实上,在自由主义理论的主导下,我们的大豆业,食品油,奢侈品市场,等等早已沦陷,我们还想将石油,电讯,农业等自废武功后拱手献给美欧跨国公司来主宰?

还记得基辛格对尼克松说的话?“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国家;如果你控制了粮食,你就控制了所有的人;如果你控制了货币,你就控制了整个世界。”如果你控制了世界,你就可以掠夺和殖民所有人。

且不说争夺霸权历来是国际上政治、军事和经济方面国家间博弈的根本目的;也不提美国要“遏制中国”的战略由来已久,还有各类阴谋论;仅仅是看资本追逐利润的本能,就可以明白占有强势的国际资本一定会在全世界或个别地区控制他国经济,谋求垄断经营的简单道理。所以,判处中国国企的死刑,无异于为跨国公司殖民中国大开方便之门。也许正是如此,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 (Timothy Geithner) 才有中国是国家资本主义的发明。

5. 以“改革”的名义欺世

世界银行行长佐立克 (Robert Zoellick) 在宣布发布该报告的一份声明中说,该报告就中国中期发展增长道路提出了若干建议,目的是帮助中国实现向高收入社会的过渡。接下来有话语权的精英们立刻附和道:“中国国企现正站在十字路口上。中国政府必须决定,自己要的是国企巨头占主导地位的国家资本主义还是自由市场下的创业”“围绕是否变革国家主导的经济模式的讨论。这种经济模式已经让中国的私营业主如惊弓之鸟,并开始成为造成中国与其主要贸易伙伴关系日益紧张的一个原因,其中包括美国”。
就是在这样美好的言辞下,加上“宁要不完美的改革,不要不改革的危机”(垄断改革)的名义,要搞垮国企。不过,这不是第一次。历史上那个以改革为名的 “改制”,结果究竟如何?不正是在宣称国有企业不改革就不能生存的“改革”中,国有资产大量流失,将全民资产未经全民的同意而贱卖给“外国资本”“跨国公司”“利益集团”了吗?而作为这些资产的主人,却不得不为此买单:高价药,高价房,高价菜,高价肉,高价学费,。。。同时只见几个亿万富豪横空出世。

这样的自由经济,这样的“改革”公平吗?
国企经营管理的问题很大,必须改革,但并不是世行和精英们提出的“应该加快国企从竞争性领域退出步伐。加大改革力度,继续推进国企民营化”。任何涉及国企改革的核心都必须是保障全体国民在国企的经营和发展中收益,而不能任其成为少数人的银行 (事实上,在没有所有者 – 全体国民批准的情况下,很多国企已经廉价卖出大量的股权给国外的跨国公司和投资集团,以及中国的权贵们),同时要确保国家经济和生存(粮食)的安全。

不体现公平和公正,不增进全体中国人民福利的改革,不仅不完美,而且蕴酿危机。

{lang: 'zh-CN'}

相关日志



from 墙外楼 http://www.letscorp.net/archives/19769?utm_source=feedburner&utm_medium=feed&utm_campaign=Feed%3A+letscorp%2FaDmw+%28%E5%A2%99%E5%A4%96%E6%A5%BC%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