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Wednesday, 1 February 2012

【纽约时报】德国人爱欧洲,但不爱欧元

德国人爱欧洲,但不爱欧元
作者: WOLFGANG ISCHINGER

柏林

在过去的一年中,大西洋两岸的评论员都在试图解释德国面对欧元危机时犹豫而混乱的处理方式。深究其历史渊源, 近期在《经济学人》上发表的一篇文章援引了神学家马丁·路德的一句话,提出了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为什么要轻易放过罪人?

但同时也有一个更简单的解释:德国人坚定地相信欧洲一体化,但他们从没有全心全意地接纳欧元。

把握这样的模棱两可,能帮助我们理解德国首相Angela Merkel在危机期间的所为,或者说,无为,同时也解释了德国人先前为什么在公开辩论中痛斥新的欧元储备金,直到联邦议会峰回路转地以大多数赞成通过,方才接受了这项措施。

最重要的是,这也表明了这次欧元危机不仅仅是一个巨大的危机,更是默克尔和整个欧洲的一次历史性的机遇。如果她能够说服德国人民这次救援是拯救欧盟必不可少的努力,那么此举不仅能让欧洲劫后余生,还能使其更加团结。但如果她只把这次救援描述成支持欧元的一个途径,那么德国人就会踌躇不前,整个欧元区就将岌岌可危。

德国人从未热爱过欧元,因为他们从没有真正需要过它。德国曾有着相当稳定的货币,利率在全欧洲最低,象征着这个国家在战后的繁荣昌盛。

但德国人同样也懂得重新统一的意义。德国马克的霸权地位对于邻国而言是不能接受的,而重新统一改变了整个局面。德国人明白,放弃自己的货币是他们实现重新统一所必须付出的代价,是德国人保证不把经济实力转化为政治霸权的誓言。德国人毫无怨言地遵守着这个誓言,因为他们把它视作达到目的的一个手段:欧洲一体化是保持和平与繁荣的最佳也是唯一方法。

那么,现在德国人为什么犹豫了呢?尽管在国外,德国看起来靡坚不摧,但在国内,它却缺乏安全感。在过去的十年里,消化重新统一后的金融负担和欧元的引入都非易事。此外,在雷曼兄弟倒下售后,德国经济的衰退在所有工业化国家中相当显著。诚然,形势已有好转,但德国以出口为重的经济模式存在种种弱点,让谨小慎微的德国人放不下心来。

德国人不仅有近忧,还有远虑:眼下的增长无法解决人口老龄化和减少,腐朽的教育体系,过分铺开的社会福利,运作不利的移民政策和核能的逐渐停用。

然后就是政治惯性这个简单的解释了:德国人忠于现状。私营企业家们承担风险,但政治家们却不愿意。要求用上十亿去支持其他国家的经济,在德国并不是畅销的主意。

因此,在危机爆发之际,默克尔的首要重心是修复和改进欧元区的管理和监督。德国人相信,缺乏适当的监管而单纯地转移金钱实为下策,而且会造成错误的引导。

但无论这种策略多么受德国人推崇,市场却等不及条约的改变。随着危机从希腊逐步威胁到其他国家,及时建立起一条坚实的防线必不可少,即紧急援救资金。但是,只要这个救援屏障看上去仍是以拯救欧元为目的,那么德国人是不会与其产生共鸣的。

11年夏天,默克尔意识到解决这场危机,徒有修复是不够的。同时,她也意识到这其中的赌注:如果她把欧洲从混乱的泥潭中拉出来,那么她必将成为欧洲最伟大的领导人之一。因此,她近期开始声称,这场危机已经不仅仅是希腊或者欧元的危机了。“如果欧元垮掉,” 她说,“那么欧洲也将崩塌。”

她的支持足以让紧急救援资金通过,但救援资金(如果足够幸运,且斯洛伐克最终同意的话)治标不治本。现在的问题是,德国人喜欢安于现状,而默克尔该如何激发他们对于一个长期的解决方案,也就是欧盟协约的另一项大改动,的激情和支持。

承担风险,并非默克尔一贯的作风。她更喜欢一步一步谨慎地做事,运筹帷幄之中。但是,正如一位观察员所说的那样,即使我们的车灯只能照亮迷雾中有限的距离,我们仍可能依靠GPS到达我们最终的目的地。Helmut Kohl在1989和1990的任期内,大力支持德国统一,此举让德国和世界都为之震惊。这是向前迈进大胆的一步,但也是有成效的一步。

如果默克尔也走这样大胆的一步,为欧元区和欧盟制定心的前进战略,设立如欧洲财政部长、常任欧洲货币基金等新的强有力的机构,德国人会满腹牢骚,但他们仍会跟从,尽管他们中会有一些人和马丁·路德一样,认为我们不能轻易放过罪人。

 前任德国副外交部长Wolfgang Ischinger,现任慕尼黑安全会议主席,Allianz保险公司顾问。
  查看评论

from 东西 http://dongxi.net/b14g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