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Monday 13 February 2012

林天悟:向餵飼新聞說不

信報轉載】一位資深行家說,縱觀農曆新年過後,傳媒裏,尤其是報章充斥着「餵飼新聞」,記者就如困在狹窄雞場裏的肥雞,唯一能做的動作,就是不斷機械式地低頭啄食;眼前飼料不斷補充,內含激素藥物,令雞隻飽滿無病無痛,連體內脂肪比例也計算好。這種聽話肥雞,飼主不捨得劏,而新聞自由和採訪主動權卻送進屠房裏去。

傳媒已變肥雞

個人認為,香港已經有太多「狼豬鴿狗」和「蝗蟲」了,毋須再把記者比喻為雞,但雞場例子卻值得同行提防和反思,而所謂餵飼新聞去到一個極至,就是受餵者忘卻新聞自主權,甚至因肚子飽飽而感到幸福,當記者的棱角逐漸磨平,傳媒作為第四權的監察功能就會失效。

令前輩掀起感慨的是,源自民政事務總署轄下的牌照事務處本月初兩度突擊巡查多間懷疑向雙非孕婦提供住宿的「月子公寓」的事件,事前卻沒通知傳媒採訪,到行動結束後整理好資料,才透過政府新聞處發放文稿和相片,以圖餵飽傳媒,而記者竟又乖乖「進食」。

稿件內容是單向的,相片拍攝角度全部經過「精心計算」──無論怎樣裁剪,也會看到民政署人員背後掛着大大的「OLA牌照事務處」字樣;公寓裏的住客則相貌難辨,完全是一幀幀官味十足的「樣版照」。一般報館的攝影記者如果交出這種照片,恐怕要給上司罵個狗血淋頭,叫他們回校再培訓。

可是,在沒有選擇下,傳媒紛紛成為官方的傳聲筒,最多是找來專家學者或區議員加上意見,仍以頗大篇幅報道民政署「功績」;雖有個別報章抨擊該署做法鬼祟,但最後仍要用上官方材料。

事實證明,傳媒寥寥幾句批評對民政署全無效用。繼本月2日首度發稿後,五天後署方再照辦煮碗,又再透過新聞處發布類似資料,連記者招待會都沒有;傳媒這次連抗議都省了,聽話地使用官方稿件和照片算了。

有行家質疑,官方派員掃蕩「月子公寓」只是做了該做的事,為何不可讓傳媒隨行採訪?就算行動中沒有帶走任何人,或者公寓裏空無一人,但總能顯示出政府打擊該類場所的決心,實不該在行動結束後才發稿吧?記者應有權到場採訪,而不是單純做「車衣女工」,把官方材料剪裁後上碟,這是對傳媒尊嚴的一種踐踏。

事實上,政府人員花費公帑,行動應受到公眾監察,警方行動以具有危險性而不便讓傳媒隨行,理由還算充分,海關在海上緝私也不宜讓記者上船,但事後也會召開記招交代行動細節,關員仍會接受提問。可是,民政署人員巡查「月子公寓」卻要躲在傳媒鏡頭背後進行,是哪門子的道理?況且雙非孕婦問題是全城關注的焦點,記者放蛇早就證實有人違規經營,實在想不到有何借口可以如此處理。

知情權漸遭扼殺

除了民政署的事例之外,警方和消防已全面採用第三代通訊系統,突發記者變成靠新聞處出稿餵飼的一群,由於缺乏衝鋒陷陣的現場相片,新聞可觀性大減,佔據的篇幅亦相對縮小。

突發行家表示,近年警方多了安排記者到場拍攝被捕犯人或召開記者招待會,慣常的是掃黃、掃毒、制止黑社會活動、搗破非法賭檔和騙案等等,但都已是「賊過興兵」的場面,疑犯都是戴上頭套被帶走,記者謔稱是「米奇老鼠」。頭套蒙面比起傳媒拍得疑犯全貌,按法律規定要為疑犯樣貌「打格」,是有着不同層次的意義;但官方只會在最保險的情況下,才會在鏡頭前做一場「大龍鳳」,目的在於想功績見報。

在「望天打卦」的日子裏,讀者投訴變成另一種重要新聞來源,以往在周刊投訴版出現的個案,現時已升級變成報紙的要聞,其中投訴藥房「斤變両、両變錢」的欺詐銷售手法已不斷「翻炒」;而疑似醫療失誤亦很受歡迎,先不論理由向醫院提出質疑,待院方澄清後又是另一宗新聞;而怪力亂神的個案具有想像空間,不妨在毋須科學基礎上吹噓一番,對於搶眼球有莫大幫助。

另一種恆常飼料則是採訪通知,其中給行家戲稱為「揀動物」的特首選舉,近日不同陣營和政府各自出招,連同每天接到的各方通告,記者的肚子都飽滯了,版面供不應求。惟細心分類後,就算發現無論是電視新聞報道抑或報章版面,逾半是被動式的「餵飼新聞」,有價值的偵查報道絕無僅有,竟然連到餐廳試食都當作是「放蛇」。記者疲於追逐即日鮮事件,卻沒有察覺官方已把新聞資訊來源握得愈來愈緊。

如何可以反抗餵飼呢?最重要的是,團結力量向官方說「不」。可惜傳媒機構各自為政,雖然有暢銷報大力抨擊警方和消防的發布系統箝制新聞自由,也批評民政署出稿做法不當,公眾知情權陷入黑暗時代。可惜其他機構沒有同聲和應,近日有行家提議集體杯葛官方記招或活動,結果也得不到同業和應。

傳媒本身是散兵游勇,未能集合力量說明公眾知情權倒退的弊處,今天削新聞資訊,明天削市民自由,不公義之事可以欺壓到小市民頭上,受餵飼而不談反抗者,就如身處溫水之蛙,感到熱力時已經太遲。

管得太盡人才流失

近日堆填區日報的老總在手記中感慨地表示,無論機構過去如何風光和輝煌,若主管沒有運用權力幫助同事發揮才能,當造成阻礙或猜疑時,人才流失就會一發不可收拾。

這年頭,每間機構都在聲言人才就是公司最重要的資產,但人來人往間,留下的卻不一定是公司想要的人才。一名傳媒高層曾在多份報章和雜誌任職,機構背景由極左都偏右都有,在行內打滾近二十年,他頓悟到世上沒有所謂「人才」,有的是「適合人選」;就算能力再高的人,假如工作錯配,鬥志只會逐步消磨,然後變成庸才。

那位高層說,他近年正學習已故美國總統列根的處事哲學,即知人善任,盡量把權力下放,除非出了差錯,可以不管的就別管。他直言「說時容易做時難」,尤其是華人社會,身為上司者如不提意見或不「做點事」,總怕被人當作無能;但管多了,便容易變成一種阻礙,到時真的會「人才流失就會一發不可收拾」。



from 香港雜評 http://commentshk.blogspot.com/2012/02/blog-post_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