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Friday, 20 January 2012

银行不能靠强势和做投机生意赚钱

  最近中行率先调高存量房贷利率,“使得”一些银行认为原来实施的所谓七折贷款处于盈亏平衡线之下,因此纷纷放出风声,要上调贷款利率以应对亏本的局面。

  俗话说在商言商,任何商家都有权确保自己的利益,都有权确保自己不亏本,银行也是商家,当然是可以也应该为了自己的利润而采取任何法律所允许的措施,来确保自己的利润,更有确保不亏本的权利。然而这并不等于说,任何商家都可以转嫁自己的危机和问题给客户,银行更是如此,它并没有权利将自己的风险全部转嫁给客户,尤其是在金融并未完全市场化(也就是有着垄断地位)的时候。

  首先,笔者认为在目前的情况下中行调高房贷利率的幅度,未必对全部银行的七折贷款都会产生灾难性的影响,使它们都亏损。更为具体地说,所谓商业银行长期存款成本约为3%,运营成本约为1%,营业税0.2%,三者相加接近4.158%,也就是接近七折房贷利息,貌似精确,其实并非是如此,其中的估计性成分非常明显——运营成本约为1%,就是一种估计。笔者以为,如果进行一个精密而透明的计算,非常可能发现:银行还是有利可赚,只是利润少了而已。换言之,所谓七折贷款处于盈亏平衡线之下,不过是某些银行要增加自己的利润而已。

  其次,即使银行有所亏本,也不能轻易地将损失转嫁给客户。道理非常简单,这就是我们讲究在商言商的精神的同时,还必须注意到的一个绝对不可动摇的基本原则:公平交易。坦率地说,七折贷款利息优惠实际上是银行为了解决金融危机所可能造成的长期利率持续低迷而采取的措施,说穿了也就是陪着笑脸“引诱”人们来贷款,而现在情况发生了变化,马上就收起“笑脸”说,对不起,我不能做了,不然就会亏本了!这不是耍弄客户又是什么?当然这可能不是故意的。然而在客观上故意与不故意的结果都一样,都是有些“奸诈”,只不过一个是故意奸诈,一个是不故意奸诈而已,而且在结果上都使客户产生了问题——使客户显然了非常被动的田地。就这种意义而言,也可以说是“使客户掉进了一个陷阱”。所以即使银行因此而有所亏本,也应该注意到公平交易的精神是不可破坏的!有人估计,因中行调高房贷利率所造成的其它银行贷款利息打折的损失有700亿(笔者以为这只是一种估计,而且是明显偏高的估计),但是这种公平交易精神的价值绝对不止区区700亿。

  第三,应该承认,在中國大陆,目前银行与一般客户之间的关系并存在真正平等的商业关系——在银行和一般客户之间,银行有着绝对的强势,可是切不可忘记,中國金融迟早会完全对外开放,中國银行所拥有的垄断性优势迟早会失去,这是谁也不可能阻挡的社会发展趋势。虽然现在普通的客户在要求银行公平交易的过程中取胜的可能性并不高,可是绝大多数的客户会记住银行的这种出尔反尔的奸诈行为,且在适当的时候做出适当的反应——这就是不再和你做生意!因此我们可以预言,银行将会因自己的这种非公平交易行为所受到的损失是难以估量的。银行应该有做银行生意的眼光和肚量。该赔的时候就应该痛痛快快地赔,要想在每一笔生意上都赚钱是荒唐的。

  需要注意的是,即使不讲什么盈亏平衡线、公平交易精神和扩大的700 亿损失,银行也应该为房贷利息七折的行为承担全部责任,因为实际上七折优惠,在本质上就是一种投机性的商业行为——作为一个金融机构,银行应该在推出这一所谓的优惠之前就应该考虑到各种风险,同时有公平合理的预案,而且将这一公平合理的预案,事先清晰地告知客户,而不能是在事后有生出一个“补救”方案,而且是一个非常不公平的“补救”方案(因为它仅仅是补救银行自己而已)。然而非常遗憾的是,一些银行因垄断而完全忽略了做为银行而必须遵守的操行,既然也做起投机性的生意,且仅仅是七折房贷利息就会有700亿的损失,这表明银行的投机行为已经非常严重。这对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而言是不是一种非常危险的信号?这种投机性的行为是不是进一步的发展会不会引起美国式的金融危机?这是非常值得我们深思的。

  最后笔者还想特别再提一下2006年世界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尤努斯——他也是一个银行家,而且是一个因为从事银行业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唯一的银行家。他长期以来一直在推动小额穷人创业贷款,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既使得大批穷人摆脱了贫困,自己的银行也因此而获利。可谓是鱼和熊掌兼得。笔者并不奢望中國的银行家都会成为尤努斯,可是却一直再想:中國的银行难道真的是不能少做一些投机性的生意,多做一些其它有利于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生意吗?

  作者:孔保罗


中国报道周刊, 2011-12-12. | 添加评论 | No comment

原文地址 银行不能靠强势和做投机生意赚钱

通过Google Buzz关注 中国报道周刊

通过Twitter关注 中国报道周刊

通过RSS 全文订阅

通过电子邮件 全文订阅

文章分类 时事点评.

欢迎大家投稿,点这里发送投稿邮件

相关日志



from 中国报道周刊 http://www.china-week.com/html/62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