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Saturday, 31 December 2011

杜琪峰的香港浮世绘

在还没看之前,甚至早在一年多前,我就已经四处散布杜琪峰这次要转型的预言。一方面是因为《复仇》已经是杜氏元素的大集合,再这样重复下去也很难有突破。另一方面,从各种小道消息已经拍摄过程来看,影片似乎与典型的杜氏作者风有所区别。
在威尼斯与多伦多的放映后,也有一些评论传出了相应的信息,就是杜大炮这次是玩了点不同的东西。
那《夺命金》算不算他的转型之作呢?《夺命金》到底是怎么样的影片。
先简单说一下。
《夺命金》是与以往杜琪峰作者风格的代表作(枪P柔黑放神文)——首先在影像风格上不太一样,没了那高反差的灯光和人物站位式调度、以及镜头内外节奏的对比。
但最大的不同,还是在讲故事的方式上。
如果了解杜琪峰的电影语言,就知道他其实有两种倾向,一种,当然是越自我越潇洒:武有《PTU》《放逐》,文有《文雀》,风格就是一切。
另一种,是完全围绕着故事本身的气质进行,适当进行个性化发挥。代表作是《黑社会》、《神探》,这两部作品,故事、人物放到了第一位,风格是为它们服务的。这符合绝大多数观众和评论者的标准,所以,这两部作品一直位于杜琪峰评价最好的电影系列。(另外,其实在纯商业片中,杜琪峰也会压抑导演风格,进行标准配置《单身男女》《蝴蝶飞》)
当然也有两者接合得天衣无缝的妙手偶得之作《枪火》。
总的来说,一旦当杜琪峰谈到“文学性”的时候——他不止一次在访谈中提到好电影需要有一定的“文学性”,比如黑泽明的电影就有“文学性”,比如《黑社会》就试图加入“文学性”。他说的“文学性”,显然并不是一般人理解的“文学性”,导演的措词不会像理论家一样精确。我认为他说的“文学性”是另一种“电影性”的代表,是电影中的“故事性”、“人性”、“思想性”、“社会性”等元素的综合体现。
而《夺命金》,就是杜琪峰继《黑社会》之后,对电影中“文学性”发起的又一次冲击。
就是说,这一次的——1.故事、2.讲故事的方式——
将会与他大部分电影不太一样,而与《黑社会》有些一脉相承的地方。
事实证明也的确如此。
《夺命金》谈不上是与杜氏之前作品完全不同的作品,相反,够熟悉他的人,能从这个故事特征、从人物困境,甚至从镜头语言里,都可以看出“承前”的影子。
但你又不得不说,《夺命金》对于杜琪峰,是新的起步,新的方向。因为他在讲故事的方式(与以往相比),进行了新的尝试。无论是摄影、声音、场景设置、剧情结构、视听节奏方面,都有了新的整体性。是银河大方向下的小航标,一个也许能“启后”的转折点。
所以,《夺命金》是“转型中”的杜琪峰作品。至于他会转回自己原来的模式,还是彻底转向另一边,有待下一部作品来验证。
不用跑太远,接下来还是谈《夺命金》,首先要说的,自然就是影片最重要的元素,也是杜琪峰最落力的地方:如何讲故事。在这方面,《夺命金》虽有遗憾,仍然是精彩十足、好戏连台,可为当今影坛顶级水准。

《夺命金》是类型片里的文艺片,是文艺片里的类型片。
所以抱着老眼光来看这部电影,是会有一点不适应的。它看似有类型片的元素,却是一个文艺片的内核与结局。
影片采用的三段式结构,并不算少见,虽然在杜琪峰电影里是第一次尝试。(《铁三角》虽是三段,却不是三段式)不过三段式早被用得太多,这部电影也没在结构上有多少突破。
我觉得《夺命金》在叙述上做得最好的,是丰富性。叙事结构上的丰富性、群像的丰富性、社会元素的丰富性——镜头调度的、修辞的丰富性。
并不新奇出挑,但很沉稳、很细腻,整个形成了“漩涡”般的叙事,但这个“漩涡”,是由一系列“泡沫”组成的,故事一边在建构、人物一边在崩溃。也就是说,“漩涡”一边在形成,“泡沫”一边在消失。
故事属性是冷酷的,纠结的,另一方面又是黑色幽默的。
下面涉及具体情节,没看过电影的同学,请止步。
提醒一句,想完全欣赏这部电影,就不要看任何剧透。
有一种好的电影叙事,是“吸引力”型的,就是它会引着你一步步地走下去。
《夺命金》就是用这种方式,不过不像传统类型片那样充满着快进程的“悬念”勾搭,影片更多是用暗线来推进故事,也就是说,故事的表层是一套东西,故事的底下,在人心里的东西,才是根本的推动力。
比如影片开始,有一长段受到争议的“银行推销”段落。这一段落是“很长”,甚至“重复”,但这正是生活中最常见的场景,写实的场景。它的剧力全是在底下的——就是一个师奶把钱投在了一个所有观众都预感会出问题的基金上面。这个介绍越长,这种坠落感也越强,故事的绝望感也越强。
当然,对白里面的黑色幽默也越明显。
可以说,银行的段落其实是这部电影的属性代表。有着冷静却无所不在的场景特征:办公室的狭窄暗示着生存空间的残酷;不停的画面分割线条是冷漠隔离的人际关系;那鲜艳的红色几乎就是人心赤裸裸的斗争。在表面公事公办、无懈可击的流程下面,是无休止的合理贪婪。
每句对白都在导向一个必然的悲剧,但语言中时不时出现的笑点,又仿佛在暗暗嘲弄这一切。
所以我认为银行的段落是饱含戏剧性的,这是一种缓慢的戏剧性。一方面是为了更好的“写实性”,另一方面也是与其它两条线进行对比,与停车场血案的突然发生进行对比。
而说到“三脚豹”的那条线,实在是精彩纷呈,可以说是继《黑社会》之后最出色的黑帮群戏。
这条黑帮线完全走“金钱至上”反讽风格:过生日的黑帮老大如此孤寒,不但计较于礼金还买不起单,而红包也都有很多是空的——一个细节表现出整个黑社会在金融风暴下的狼狈。而“拜山华”因为交不起担保被手下一个个抛弃,黄日华因为卖纸皮反而挺直了腰板。把黑帮这种原本属于“都市神话”“叱咤风云”的人物,一个个还原成被钱搞得焦头烂额的小市民,丰富了整个主题的层次。影像风格又很纪实,没有炫技的灯光,没有多余的镜头,一切都围绕着故事展开。这条线索人物众多却丝毫不乱,而且出场者皆有个性,情节展开看似随意却一环扣一环,让人越陷越深,实在是导演功力所在。
这里面,只有“三脚豹”是属于传统的黑社会产物,他忠诚仗义,无论是打扮和言行都与整个现实格格不入,最后却在股票市场大展拳脚,其荒诞性不言而喻。他与凸眼龙的经历更是影片戏剧性最强、讽刺感最强的段落。最后凸眼龙开着车在街头打转,四处受阻,心口又插着致命的花,这种被“金”逼得走投无路的“夺命感”,正是导演极力营造的。而最后“升”与“跌”、“生”与“死”的对比,将这条线索的剧力推至最高潮。
相比讲述“股市”“银行”两条线,讲述“楼市”的警察故事稍显平淡,实为小憾。但整个故事的丰富性无须置疑,在三条线索的支撑下描述了一个金融都市在金融危机下的众生像。各种时代元素出现在电脑上、在广播里、在电视中、在银行里、在茶餐厅里、在写字楼里、在住宅区里,人声噪杂、人心浮躁。高楼林立,乌云压城,整个维港的横移远景亦不断穿插其间,形成了杜琪峰对香港经济乱像的一幅浮世绘。
三条线的讲述方式也进行了精心的剪辑,并没有按照时间的顺序,更多是按整段的节奏和悬念的营造来设计。如开场的血案是“紧”,随后的银行是“松”,接着的停车场又是“紧”,生日会又是“松”,在最后半小时,开始集中线索,慢慢往高潮爬。各色人物的登场、交会,因果,巧合,这个阶段是影片最好看的时候。
这时也产生了一个我认为最冒险的地方,在三条线的交合处,影片的最高潮位,并没有一波又一波的累积戏剧性,在“紧”了一段后,反而在最后又来了一个“松”,就好像“漩涡”的最中央是个大泡沫一样,“啵”的一声爆掉了,然后留下了更多的空虚感,甚至是观影的空虚感。
这当然不像类型片的结局,更像是文艺片的做法。最后股市的反弹给三个人带来了暂时的平静,但这平静全是表面上的,他们随时还会因为金钱的“漩涡”进入下一个“夺命”的循环。所以,影片的最后段落并没能提供情绪上的高潮和满足感,反而提供了未知的问题和方向。
这能否让你满足,得观乎你自己对一部电影的要求如何了。是想看完就满意地睡觉,还是让故事继续在头脑中不停地生长?



from Cinephilia http://cinephilia.net/archives/1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