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Thursday, 1 September 2011

中国央行“抽血”的烦恼



中国央行“抽血”的烦恼

经历了连续的一月一提存款准备金率之后,中国央行似乎意识到以往仅针对常规存款作为准备金,对于遏制热钱流入和控制通胀的力度还是不够。为此,中国央行最新决定把保证金存款也纳入准备金范围,此举进一步堵截了银行投放流动性的口子,银行和企业的日子恐怕更加难过了。

持续的贸易顺差、非法热钱流入和外商直接投资,都意味着将有资金源源不断地流入中国经济之中。2011年前7个月,中国银行业平均每个月净买入约404亿美元的外汇。中国央行参与了一场旷日持久的行动,要阻断这些资金流入加剧通胀压力的通道,他们喜欢使用的工具是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并出售低息债券。

两种办法都强制要求银行把现金交给央行,而不是贷出去。新政策将产生同样的效果,银行已被要求针对当前4.4万亿元人民币(1美元约合6.38元人民币)的保证金存款缴纳准备金,而当前主要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21.5%。由此来看,最终影响将是从银行金库里吸走接近9,000亿元人民币的流动性。

中国低调收紧贷款
此项“存准新政”是通过私下渠道向银行传达的,并没有正式向市场公布。分析称,此举凸显了中国经济管理方面的两个重要特点:中国经济与其他大型经济体(它们仍在寻求向金融系统注入流动性)的背道而驰以及中国仍在神秘色彩的笼罩之中。

新华社8月29日对这一紧缩举措进行了报道。据悉,中国央行于8月26日通知各大商业银行,将对未来6个月存款准备金率的计算方法进行调整。这将要求商业银行将资金更多地存放在中央银行,而不是用于放贷。

此举旨在堵上一个漏洞,商业银行利用该漏洞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现有贷款限制政策。今年以来,一些银行流动性压力较大,为了获取存款,他们常常采取这样的方式,即贷款给企业,然后企业将部分信贷资金作为保证金存款存入银行,银行再开具承兑汇票,企业拿着汇票到另一家银行贴现。这样一来,企业能获得更多资金,银行也获得了一笔存款。在现实情况中,一些中小银行甚至把保证金存款作为存款的重要来源。

或许正是这个漏洞,让中国今年以来的紧缩政策力度大打折扣。中国7月份通胀率为6.5%,创3年高点。

不过,这也意味着中国与欧美的决策者意见相左。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在美国怀俄明州杰克逊霍尔(Jackson Hole)劝说各国央行维持高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尽管美联储(Fed)主席伯南克(Ben Bernanke)并未宣布Fed的进一步宽松措施,但他强调了采取措施提振美国经济的必要性。

中国经济增长已开始降温,但尚未显示出大幅放缓的迹象,决策者们面临着不同需求:回笼资金以及遏制银行贷款的发放。中国央行上述新措施到明年2月份全面实施时,将在银行系统冻结总计大约1,400亿美元的流动性。与之相比的是,今年前7个月中国银行业平均每月新增贷款为1,030亿美元左右。

银行业很“受伤”
刚刚交出不俗中期业绩的中国银行业,却不期然遭遇保证金存款也需上缴准备金的新规。由于银行放贷能力将进一步受限,阔步发展的理财产品等中间业务也将不可避免受到影响,令其盈利前景蒙上阴霾。这对于存款基础本来就比较薄弱的中小银行来说,更是“雪上加霜”。

中信银行副行长曹国强称,这一新规全面实施后,将冻结中信银行大约人民币400亿元的存款。

曹国强表示,新规将对市场流动性产生很大的影响,也会影响到银行的总体运营效益。

央行新规将在直至明年2月中的这段时间分阶段实施。眼下市场对于全球经济增长疲软以及主要经济体的债务问题越来越感到担忧,而中国央行此举则相当于在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实施信贷紧缩。

经济学家称,目前官方的存款准备金率要求为21.5%,到明年2月份央行新规得到全面落实之际,可能会从银行系统抽走人民币8,000亿至9,000亿元的资金。

中信银行表示,新规既是一种定量紧缩货币政策,也是控制商业银行表外贷款的手段。该机构计划财务部总经理王康表示,此举将对各银行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主要取决于各银行的存款结构。通常而言,小型银行受到的影响会大一些。

瑞银(UBS)经济学家汪涛认为,此举的重大意义并不在于进一步收紧,而是在于中国央行决心制止各银行寻找种种漏洞来回避信贷控制措施。汪涛补充表示,这是“一个信号,表明政府有意对付近期快速增长的表外活动,这些活动影响了央行的流动性管理工作,并使其复杂化”。

新规剑指银行表外融资,尤其是针对银行的承兑汇票,料此举会拉低社会融资总量增速,相应亦会影响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规模和速度。“保证金缴准备金,这会影响到银行的表外业务,从而间接影响到银行的理财产品。”平安证券固定收益部研究主管石磊表示。

一位股份制银行金融市场部人士也指出,不少银行利用票据贴现,通过转入回购账户或转成理财产品等方式来逃避信贷规模。现在央行新规让银行有动力去压缩票据,票据源头上少了,银行的理财资金购买的标的也相应减少,自然会受间接影响。

今年以来,持续的负利率使存款逃离银行体系,加上日均存贷比考核和存准率上调至21.5%,更加剧了银行吸储压力。在此背景下,银行除了增加协议存款外,还扩大了承兑汇票、保函、信用证等表外业务,一方面可以增加手续费收入,另一方面也可增加保证金存款,对银行来说是一笔划算的买卖。

政策放松为时尚早
在欧债危机、美债危机环绕下,世界经济存在二次衰退的潜在风险,中国经济也早已出现下滑迹象。不少分析人士认为,中国政府不能继续对经济“踩刹车”。他们担心,政策持续紧缩将抑制企业生产动能,最终导致经济走向“硬着陆”。而且,实践证明,针对输入性通胀压力,如果Fed不作为,中国的货币紧缩效果将非常有限。

然而,中国央行“存准新政”表明,目前放松货币政策还为时尚早。

对于央行再次“抽血”,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表示,此举很大程度上为了控制银行风险,但同时可能会加剧银行的资金紧张和企业的借贷困难。在国内外的复杂环境下,央行在货币政策方面处于相当尴尬的境地。

无论规模如何,此举进一步堵截了银行从保证金业务向市场投放流动性的口子,银行的日子无疑将更加难过,预计下半年银行业以价补量的情况会更加严重。银行进一步扩大息差,意味着企业从银行借贷资金将愈加困难,这将增加整个经济的风险。

孙立坚表示,一方面,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不再愿意做实业;另一方面,由于企业获得贷款的成本过高,利润愈来愈薄,转而进行高风险投资,从而加大了银行坏账增加的风险。其实,央行是在收紧银行流动性的同时,在公开市场操作上又采取净投放的操作向市场释放一定的流动性。“很多时候,央行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孙立坚说。

{lang: 'zh-CN'}

相关日志


on 墙外楼: http://www.letscorp.net/archives/15765?utm_source=feedburner&utm_medium=feed&utm_campaign=Feed%3A+letscorp%2FaDmw+%28%E5%A2%99%E5%A4%96%E6%A5%BC%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