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Tuesday, 23 August 2011

每日市场评析-2011-08-23



每日市场评析-2011-08-23

政策取向方面:偏空
1、 【奥巴马拟于9月提出振兴经济方案细节】
据外电8月23日消息,知情人士透露,美国总统奥巴马将于9月份提出针对创造就业与振兴美国经济方案的细节。奥巴马将锁定长期失业者为主要协助对象,并将
借鉴乔治亚州无薪职业培训计划。消息人士还称,奥巴马总统的就业方案预期还将包括更大资金投入的做法,以基础建设及给予雇主税负优惠来刺激招聘活动。
点评:今天在微薄上看到一条信息,让俺恶心半天。
这位仁兄说了一句话:美国救市资金全都进了老百姓口袋。俺当时就晕了,这年头,不看数据张口就敢说的人,还真多。
咱们算算细账。金融海啸后,美国救助计划其实包括财政刺激和货币刺激两大块。
货币刺激是大头,总规模在两万多亿美元,美联储吃了一肚子国债和有毒资产。受益人只有两个,美国财政部和华尔街银行。反正俺没想明白,这些钱怎么看怎么像是进了私人老板口袋,要知道,华尔街的金融机构们,可都是私有的。
财政刺激是小头,总规模在8000多亿美元吧。的确,你得承认,2009年临时雇佣计划提供了不少就业,但问题是,2011财年,美国政府总支出创下新高,为何政府雇佣总规模一降再降,导致非农就业数据难看到不行,导致失业率一度出现反复。这些钱,都花到哪儿去了?
俺腹诽一下,加总起来近3万亿美元的庞大救助计划,如果把钱投入实体经济,你就是每天雇人挖坑然后填上,美国失业率也不至于到现在还高达9.2%吧?
返观中国的4万亿,的确,产生了很多坏账。但这些钱,都以项目的形势注入到实体经济吧?你可以算一算,创造出多少就业岗位?一个把钱送给华尔街,一个把钱变成实体经济项目(不可否认,其中有腐败漏出)。哪国老百姓在中间收益更多,一目了然。

2、 【三部委联合发文促珠三角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商务部网站22日消息,商务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海关总署联合发布了《关于建设珠江三角洲地区全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示范区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力
争用3年左右的时间使示范区加工贸易初步实现四个转变,即产品加工由低端向高端转变,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产业链由短向长转变,加工贸易配套体系向
研发设计、品牌创建、营销服务等产业链上下游延伸;经营主体由单一向多元转变,实现内外资企业共同发展;营销市场由出口为主向国内外两个市场并举转变,拓
展企业发展空间。
意见指出,将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产业集聚水平。加快传统产业升级,支持示范区研究制定鼓励加工贸易企业购入关键设备的相关措施,支持加工贸易企
业引进先进设备,加快改造提升,提高竞争力。有序转移一批劳动密集、简单加工的生产制造环节。支持和鼓励示范区与广东省欠发达地区及中西部省市共建产业转
移园,打造产业转移示范性园区。
鼓励商业银行、金融机构加大对示范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支持力度。国家开发银行支持示范区打造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平台;中国进出口银行为加工贸易企业提供
订单融资、应收账款融资等服务;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通过出口信用保险和国内贸易信用保险为加工贸易企业提供信用风险保障和融资便利。拓宽民间融资渠道,
发展小额贷款公司、融资租赁公司、村镇银行等各类新型金融机构,积极开展对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等新型融资工具的开发和利用。
点评:日子过得好端端,谁有那个兴致去搞转型?
时至今日,珠三角外向型经济走到了十字路口。成本不断上升,人工又贵,人民币还升值,最关键的对外贸易价格提不上去,你说咋办?不转型,就是死路一条。
俺的一个亲戚,做蔬菜生意。平日里就负责给工厂送菜,手里管着十来个厂。上周和他吃饭,才知道这些厂的蔬菜需求量下降了至少3-4成。经营不下去,工厂纷纷压缩所开工,在职工人规模不断下降。
问题是,你想转型,那是美好的愿望。
但这个世界很残酷,全球产业链条分工已有定局。谁都知道向上爬好,谁都知道苹果、微软好,能做到的有几个?沿产业链条向上爬,每一步都来之不易。中国这么大规模的经济体,你想转型,只能依靠自己。

3、 【穆迪前高管揭评级机构黑幕】
据外电消息,近日,前穆迪衍生品部门高级副总裁威廉·哈林顿致信美国证交会(SEC),称公司高层向分析师施压干预评级,以确保穆迪评级交易及收入的稳
定。哈林顿称,穆迪管理层最关心公司利润增长,其利润增长必须基于更多评级业务,这也是为何穆迪要取悦客户的原因。穆迪发言人回应称,无需怀疑穆迪评级质
量和评级过程的公正性,在穆迪的商业性和分析师之间有着防火墙,“评级结果是由委员会做出的,而非分析师”。
点评:俗话说的好,在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评级机构不是不是人尽烟火的仙子,他们和所有商业机构一样,要吃饭,要赚钱。对一家商业机构而言,盈利才是第一位的。评级机构成长为苍天大树后,一边是客观评价,一边是运用评价权促进企业盈利。稍微偏偏手就能来钱,您会选哪边?
还是那句话,不管是谁,你让他既做运动员又做裁判员,十个人至少九个会借裁判员的大权为自己牟利。所以呢,指望评级机构没有立场,那是扯淡。先不说盈利模
式,评级机构要赚钱,你也无可厚非。就说别的因素,比如说国别因素、价值观因素,俺就不信哪个评级机构可以做到真正客观。电视里天天妖魔化中国,你指望标
普的分析师能给中国AAA主权评级?哪怕咱们的财政状况再好,哪怕咱们的外债从来都是没违约过。
别人家的孩子,再好,也别指望他会给你养老。自己家的孩子,再差,一般来说还是护着你的。同理可见,甭管大公国际的评级结果再值得商榷,那都是咱们自己的孩子。好好把他养大,既符合大公国际利益,更符合中国13亿人的利益。
这个世界,从来就不曾完美,以后能不能变完美,俺不知道。至少,在可见的未来里,别用最高标准来要求这要求那,如果你不想不断失望的话。

基本面数据方面:中性
1、 【1246家上市公司中期存货升至1.42万亿元】
Wind资讯统计显示,截至8月22日,沪深两市已有1367家公司披露半年报。在剔除金融类上市公司及不可比因素后,1246家公司今年6月末的存货合计达到1.42万亿元,同比增长38.2%,比今年初增长18.9%。平均每家上市公司手持存货11.4亿元。
点评:谁能告诉我,面对库存大幅上升的数据,为何还有人从年头开始不断唠叨“去库存”?
库存莫非成了小李飞刀?你永远也猜不到它下一步会出现的在哪里?大家一边喊着去库存(整半年了都),库存一边顽强爬升。整个一笑话,唉。
算了,不提这些。俺老老实实去翻数据,今年2月份以来,全国各地工业企业产成品期末库存加总数据表明,整个上半年,库存总水平都在稳步上升。事实上,也只有这样,你才能解释为何在如此严厉的宏观紧缩下经济增速放缓,但始终未出现失速性下跌。因为,总需求还在增长。
还是那句说过一万遍的老话,等到通胀下行确立时,大家要打点起精神来,警惕库存周期下行。那时候,咱们再谈去库存的问题不迟。

资金及流向方面:中性
1、 【欧央行已购买逾千亿欧元政府债券】
8月22日,欧洲央行公布,上周该行花费143亿欧元(约206亿美元)购买政府债券,此前一周花费为220亿欧元(约合316亿美元)。
自去年5月推出国债购买计划至上周为止,欧央行用于购买政府债券资金总额达1105亿欧元(约1593亿美元);日均购买量额为36亿欧元(约52亿美元)。
点评:这才哪儿到哪儿,万里长征第一步而已。
希腊、爱尔兰和葡萄牙,主要问题都靠欧洲稳定机制+IMF借钱解决了。西班牙和意大利告急,十年期国债利率也不过5%-6%。别看外面闹的山响,欧债危机真正升级的一幕尚未出现。
最近两周的速度,欧洲央行平均每天购买三四十亿。肉搏战启动的时候,至少后面得添一个零。

{lang: 'zh-CN'}

相关日志

  • 暂无相关日志

on 墙外楼: http://www.letscorp.net/archives/15626?utm_source=feedburner&utm_medium=feed&utm_campaign=Feed%3A+letscorp%2FaDmw+%28%E5%A2%99%E5%A4%96%E6%A5%BC%29